-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止血与抗凝》课件
止血与抗凝;主要内容
止血与凝血的机制
常用止血药
常用抗凝药
合理用药原则
;主要内容
止血与凝血的机制
常用止血药
常用抗凝药
合理用药原则
;止血的3个机制;
;凝血过程中因子Ⅹ的激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只是损伤血管内膜或抽出血液置于玻璃管内,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逐步使因子Ⅹ激活从而发生凝血;
外源性激活途径: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参与因子Ⅹ的激活的,如创伤出血后发生凝血的情况。;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
编 号 同 义 名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因子Ⅱ 凝血酶原(prothrombin)
因子Ⅲ 组织凝血激素(tissue thromboplastin)
因子Ⅳ Ca2+
因子Ⅴ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
因子Ⅶ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AHF)
因子Ⅸ 血浆凝血激酶(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PTC)
因子Ⅹ Stuart-Prower因子
因子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PTA)
因子Ⅻ 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
;止血(促凝)药物:
(补充合成激活凝血因子、促进纤维蛋白形成、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的必需物质,天然的K1、K2是脂溶性的,其吸收有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还参与因子Ⅶ、Ⅸ、Ⅹ的合成。用于阻塞性黄疸、疸瘘、慢性腹泻、广泛肠切除所致肠吸收功能不良患者。
;氨基已酸、氨甲苯酸:
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用于纤溶性出血,如脑、肺、子宫、甲状腺、肾上腺等外伤或手术出血。用量过大,可引起血栓形成。
血凝酶(巴曲酶、巴曲亭、立止血):
从巴西矛头蛇的毒液中分离、精制,糖蛋白,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和类凝血激酶样作用。类凝血酶样作用能促进出血部位(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其凝血激酶作用是加速凝血酶的生成,促进凝血过程。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各类外科手术的止血。;酚磺乙胺(止血敏):
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出血。
卡巴克络(安络血):
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出血,如特发性紫癜、视网膜出血、鼻出血、咯血等。
人凝血因子Ⅷ(抗甲种血友病因子):直接补充凝血因子。
凝血酶:局部止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澳):促进体内血小板的生成。;抗凝血药:
阻止纤维蛋白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肝素:
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存在于机体大多数组织中,在肝、肺、心和肌组织中更为丰富。最初来自动物肝脏,故名肝素。现多由猪、牛、羊肠黏膜或猪、牛肺中提得。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凝作用,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激活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ATⅢ)。抗凝血酶Ⅲ可与许多凝血因子结合,并抑制这些因子的活性,因此影响凝血过程的许多环节。(1)灭活因子Ⅻ、因子Ⅺ、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Ⅱ、因子Ⅷ。(2)络合凝血酶原(Ⅱ)。(3)中和组织凝血活素Ⅲ。;天然肝素是一种分子量不均一的混合物,分子量为2000-35000不等。这种不均一是生物合成过程有差异所致,不同分子量肝素的生物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将分子量在7000以下肝素称为低分子量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是由肝素经酶学或化学方法解聚而成。只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分子量较大的肝素除了能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外,还能与血小板结合,激活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由于分子量较大的肝素抗凝作用的环节较多,作用较为复杂,易引起出血倾向,而低分子时肝素具有半衰期较长,抗凝效果好和引起出血倾向少等优点,因而更适于作为外源性抗凝剂。;肝素的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如深部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肺栓塞、术后血栓形成等。(2)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其他体内外抗凝:如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
给药过量时,可用鱼精蛋白拮抗,1mg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00IU本品。
;华法林: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抗凝血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从而导致Ⅱ、Ⅶ、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