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共36张PPT).pptVIP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共36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904年,也就是《定军山》拍摄一年前,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庆贺。英国公使敬献的放映机质量一般,放映技术恐怕也了了,这次皇家放映实验中途突然发生爆炸。慈禧老太太以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兆头,当即下达了一个不准再在宫里放映电影的命令 。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前身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创办的? 北京大学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 ——重要的一步 1、近代教育的发展 (1)、京师同文馆: 1862年洋务派创办 ——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原址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 改名为北京大学。 (3)、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创办了外文报纸。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报纸、杂志的出现 《申报》 1872年诞生的《申报》,是中国历史最长,在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 延安的《解放日报》 * 上海的《东方杂志》 陈独秀的《新青年》 邹韬奋的《生活》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1897年创办了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作用:有利于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3、文化出版机构的创办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工具书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五四运动使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涌现出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巨匠鲁迅 代表作:《狂人日记》 《阿Q正传》等  鲁迅的小说批判了 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影响巨大。 1、文学成就 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 2、艺术成就 美术大师: 齐白石 擅绘花鸟草虫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横五百士》 人民音乐家: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乐曲富于动力,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 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作曲家。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 3、照相、电影的发展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 1904年,也就是《定军山》拍摄一年前,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庆贺。英国公使敬献的放映机质量一般,放映技术恐怕也了了,这次皇家放映实验中途突然发生爆炸。慈禧老太太以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兆头,当即下达了一个不准再在宫里放映电影的命令 。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