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与虎公共财政
土地与公共财政:历史、现状与未来
田传浩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土地财政
为什么土地税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实施土地税收的制度基础:理想与现实
财政收入最大化分析框架下的土地财政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财政与政府行为
1987年后的中国土地财政制度:现状、问题与挑战
讨论:中国物业税
土地财政:概念
广义的土地财政,指以土地为基础的财政税收,农业税、土地财产税、房产税(房屋税)、土地价值税等等都在其内,还包括政府收取的城市房地产税、土地使用费、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还包括以土地储备中心、政府性公司和开发区为载体向银行进行土地抵押融资收入
狭义的土地财政:特指中国目前以土地出让为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现象 。
杭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与预算内收入:2001-2008
预算内收入
土地出让金收入
土地出让金收入/预算内收入*100
2001
88.47
28.32
32.00
2002
102.30
55.56
54.32
2003
129.08
164.07
127.11
2004
171.28
135.54
79.13
2005
217.26
188.50
86.76
2006
261.61
173.28
66.24
2007
342.14
529.00
154.61
2008
397.28
248.41
62.53
合计
1709.42
1522.68
89.08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年鉴,笔者整理。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金收入笔者整理为704.51亿元。另有数据称为1200亿元。2010,499亿;2011,550亿.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
缺少足够的财政资金对地方政府的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Boadway,2001)
土地税是理想的地方税(Brueckner, 2000)
美国的财产税类似于受益税(Fisher, 2001),税负与政府所提供服务中得到的利益大抵相当。
Tiebout(1965),用脚投票与最优公共产品生产
1995年,财产税/GDP,最高的三个国家(加拿大,4.1%;美国,2.9%;澳大利亚,2.5%)
美国财产税占地方各级财政收入比重
州
地方总和
县
市
镇
学区
特区
1962
2.1
48
45.7
44.2
65.3
51
25
1967
1.7
43.2
42.1
38.1
61.8
46.9
21.5
1972
1.3
39.5
36.5
31.3
64.9
47.3
17.3
1977
1.3
33.7
31
25.8
56.8
42.1
14
1982
1.1
28.1
26.6
21.4
52.1
35.8
9.5
1986
1.1
28.2
27.3
20.5
52.1
35.8
9.5
1988
1.1
29.3
27.9
22
54.2
36.6
12.2
1990
1.1
29.9
28.1
22.9
55.8
37.2
11.3
1996/1997
1
24.6
23.3
16
52.7
36
8.8
2002/2003
1
27.5
24.5
25
25
34.3
11.2
数据来源:中国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研究pp172
公共财政下的土地税收需要考虑的问题
税收与公平
税收与效率(税收征收成本,亚当斯密;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Dupuit,1844;Pigou,1928)
告示效应:税收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未改良土地的价值成为主要的税源,因为不存在告示效应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与公平
受益学说(支付能力学说)
各国臣民应当为政府的支持而纳税,税款应当与他们各自在国家的保护下所获得的收入成正比。(Smith,1976)
比例征税(霍布斯、边沁)?累进税率(卢梭)?累退税率(穆勒)?
土地是个例外?
不公平致富
土地价值的上升是由于社会进步而非土地所有者的投资所导致的。洛克、穆勒、马歇尔、乔治(1880)
土地税与经济增长
如果土地税收是基于特定地块在正常条件下的潜在货币收益来计算,负激励和扭曲效应就会达到最小(公示效应不存在),同时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基于美国地方政府的经验,土地税促进了经济增长(Oates and Schwab,1997)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两个案例
杭州房产新政
崇祯死弯
2019-1-6
田传浩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tianchuanhao@
杭州房地产新政
背景:新增用户中外地购房比例超过50%;房价涨幅在全国前五名;房地产供应结构失衡。
时间:2003.9.15;实施,2004.01.01
关键内容和争议的焦点:用于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面积不得低于总量的50%;恢复征收20%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允许有条件企业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