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北方地区40年来湿润指数和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中国科学院
第 23 卷 第 1 期 地 理 研 究 Vol23 , No1
2004 年 1 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Jan, 2004
中国北方地区40 年来湿润指数和气候
干湿带界线的变化
王 菱 , 谢贤群 , 李运生 , 唐登银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 : 本文研究了中国北方地区 1961~2000 年40 年间气候干湿带界线分布和 10 年际变化。40
年来中国北方地区 , 在东经 100°以东地区 , 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不断波动向东推进 ,
20 世纪 90 年代比 60 年代向东和向南扩展 , 半干旱区面积扩大 , 半湿润区面积缩小 , 气候趋
向干旱化; 东经 100°以西地区 , 极端干旱区面积在缩小 , 湿润指数有增大趋势。如果把温度
和湿润指数相结合 , 东经 100°以东的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为持续的干暖型; 东经 100°以西
的西北地区 , 则由干暖型向湿暖型转变 : 河西走廊和东疆盆地转型的时间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 , 北疆山地绿洲荒漠地区转型的时间发生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前后。气候干湿带界线
的变化取决于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变化速率。40 年来 , 在东经 100°以东地区 , 降水和潜在蒸发
都呈下降趋势 , 但降水减少速率大于潜在蒸发下降速率 ; 在东经 100°以西地区变湿的原因 ,
研究认为除了降水有所增加外 , 潜在蒸发也在下降 , 而且潜在蒸发下降速率的绝对值大于降
水增加速率。
关 键 词 : 中国北方地区; 湿润指数 ; 气候干湿带界线变化
( )
中图分类号: P467 ; P932 文章编号 : 2004
1 引言
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是大气水分循环变化的体现 , 对可利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中国
北方地区 , “水”的问题是限制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在过去40 年
中 , 不仅全球和中国温度升高了[1 ,2 ] , 而且气候干湿带界线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干湿带界
线的变化 , 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 )
气候干湿带划分的可靠指标是大气降水或是大气湿润 干燥 指数 , 前者表示大气水
( )
分的收入 ; 而后者则包括了在自然状况下 , 大气水分收、支的两个重要分量 : 降水 r
和潜在蒸发或可能蒸发 ( E) , 体现了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变化。
我国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气候区划 (初稿) [3 ,4 ] , 迄今仍为我国最完整、
016Σ
最系统的自然地域划分 , 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 其干湿区划是以干燥度 D = t 为指
r
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伽博DennisGabor1900.PDF
- 1∶40万腾格里沙漠地貌图的编制-NSFC.PDF
- 2001年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 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浙江测绘资料档案馆.PDF
- 1000kVGIS配电装置雷电侵人波防护-电瓷避雷器.PDF
- 1982—2013年准噶尔盆地植被长势变化分析-国家林业局.PDF
- 2013年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四川农业大学.DOC
-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与ECC准则提要.PDF
- 2014宝洁公司供应商毁林档案-Greenpeace.PDF
- 2015年朝阳一模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北京高考在线.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