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第30 卷 第4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0, No.4 2011 年04 月 PROGRESS IN GEOGRAPHY Apr., 201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建所70 周年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 王守春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组成独立学科建制以来的 半个多世纪中,在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区域地理与历史地图编绘等方面所开展的大量工作;尤其是 在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区域地理研究方面更具优势,硕果累累,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在对历史地理学未来研究 进行展望时,特别指出由于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建制撤销造成极大损失,呼吁重视历史地理学研究并恢复在 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独立研究机构建制。 关 键 词:历史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区域地理;展望;中国 历史地理学研究在地理资源所作为不可替代 需求,边界历史地理成为主要研究内容。但史地组 的研究领域,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回眸以往,尽 在建制和人员方面多有变动。1975年,中科院开始 管成果累累,贡献卓著,但也历程起伏,坎坷艰辛。 重视基础研究。中国地理学界提出编著《中国自然 地理》系列专著作为中国地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内 1 创建与发展概况 容,其中《历史自然地理》分册的编撰对史地组的发 展有重要意义。1979年,地理资源所成立古地理与 1956年,中国科学院( 以下简称中科院)竺可桢 历史地理研究室,尝试使两个时段的地理学研究能 副院长主管地理资源所时,决定在地理资源所筹建 够更好衔接。此后,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研究处于 独立学科建制的历史地理学科组( 以下简称“史地 兴旺活跃时期,不仅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和科学院 组”) 。据黄盛璋先生回忆,筹建史地组时,竺可桢 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而且新开拓的研究分支较 ① 多,研究区域扩大,更使地理资源所的历史地理研 先生对他谈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要把作 为历史学附庸的历史地理学,改造为现代地理学分 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2000 年,历史地理作为学 支学科,建成现代科学历史地理学; 要为社会主 科建制被撤消,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在职人员也大 ② 义建设服务,走中国道路。竺先生的观点颇具远见 为减少。此后,历史地理研究只是作为其他研究领 卓识,在今天看来,仍显其生命力。 域的附属而零散进行。 20 世纪50 年代末,边疆历史地理曾是主要研 究领域。1962年,地理资源所特将远在福建任教、 2 研究领域与成果 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成果的文焕然 征调进京,并任命为学科组长,意味着历史自然地 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研究在历史自然地理、 理被作为重要研究方向。此后研究队伍逐渐扩大, 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区域地理与历史地图编绘等方 专业基础趋于多元。 面都作出诸多重要贡献。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开展黄淮海平 2.1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原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史地组主要针对历史气候 历史自然地理是地理资源所史地组最重要的 变迁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历史土壤和古河道变 研究领域,包括河流湖泊的变迁,植物地理与动物 迁进行研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