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冬入虫夏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芪、冬入虫夏草

常见中药材的主要功用 生物制药教研室 李桂锋 黄芪的主要功用 黄芪又称北芪、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王孙等等。 本品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黄芪有东北黄芪,内蒙黄芪,金翼黄芪,多花黄芪,塘谷黄芪 西藏、云南黄芪等。品质以栽培的蒙古黄芪为最好。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挑选 《本草蒙筌》:“直如箭杆,皮色褐润,肉白心黄,折柔软类绵,嚼甘甜近蜜。” 【炮制】 1.净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宽心较大者,用清水浸泡4小时,润透后捞出,沥干水分,切薄片,晒干; 2.密炙黄芪:取黄芪片,加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千克黄芪片,用蜂蜜25~30g); 3.蜜水涂炙:将黄芪捶扁,以蜜水涂炙数次,以熟为度; 4.盐水炙:用盐水润透,蒸熟,切薄片,晒干(每千克黄芪片用盐20~25g); 5.牛奶、羊奶浸泡:用牛奶、羊奶浸泡黄芪4小时,捞出,切片,晾干即成(每千克黄芪用牛奶250g)。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入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本品具有益卫固表、补气托毒、利水消肿、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等症。 炙黄芪补中益气。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以上炮制方法,根据药膳和用药需要,加以选择,如滋补用药则密炙法;若制作补肾用药,则用盐制法;若用于补气血则用牛奶、羊奶浸泡切片,以增强黄芪补气血之功效。 【现代医学】本品含蔗糖、葡萄糖、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素,叶酸等等。 1.本品具有利尿作用; 2.对实验性肾炎有治疗作用; 3.具有强壮作用; 4.具有对心血管扩张和降压作用; 5.本品对小鼠有延长动情期作用; 6.具有降血糖作用; 7.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恢复,慢性鼻炎 ,骨 质疏松,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重症肌无力,心律失常,银屑病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中国药典》规定,不可超过90g。 【食疗用法】 1.乌鸡汤:黄芪30g,当归15g,乌鸡一只,辅料、调料,炖熟; 2.乳鸽汤:黄芪20g,红枣6个,乳鸽1只,辅料、调料,炖熟; 3.炒羊肉:黄芪30g,羊肉500g,辅料、调料炒熟; 4.黄芪饮:黄芪20g,水250g,白糖适量,煮成饮料; 5.黄芪桂圆饮:黄芪20g,桂圆肉10g,水250g,冰糖适量,煮成饮料; 6.黄芪大枣饮:黄芪20g,大枣3~5个,冰糖适量,水250g,煮成饮料。 【宜忌与注意】实证、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尤其是高热、大渴、便秘等患者忌服。 冬虫夏草的主要功用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夏草东虫”。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生长* 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编幅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编幅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引其营养,萌发菌丝。 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 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 这就是“夏草”。虫草这时发育得最饱满,体内有效成份最高,是采集的最好季节。 有云: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