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一) 土石方工程分类
 ( 2 ) 基 坑 (槽)开挖。一般开挖深度在5m以内的称为浅基坑(槽),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称为深基坑(槽)。
 (二) 土石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
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下述准备工作:
( 1 )场地清理。包括清理地面及地下各种障碍。
⑵排除地面水。地面水的排除一般采用排水沟、截水沟、挡水土坝等措施。
( 3 ) 修筑好临时道路及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
( 4 ) 做好材料、机具及土方机械的进场工作。
( 5 ) 做好土方工程测量、放线工作。
( 6 ) 根据土方施工设计做好土方工程的辅助工作,如边坡稳定、基 坑 (槽)支护、降低地下水等。
1.土方边坡及其稳定
边坡可做成直线形、折线形或踏步形。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施工工期、地下水位、坡顶荷载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
施工中除应正确确定边坡,还要进行护坡,以防边坡发生滑动。因此,在土方施工中,要预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护坡防坍,特别要注意及时排除雨水、地面水,防止坡顶集中堆载及振动,必要时可采用钢丝网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护坡面层加固。如果是永久性土方边坡,则应做好永久性加固措施。
2.基坑(槽)支护
开挖基坑(槽)时,如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许可,采用放坡开挖是较经济的。
基 坑 (槽)支护根据受力状态可分为横撑式支撑、重力式支护结构、板粧式支护结构等,其中,板桩式支护结构又分为悬臂式和支撑式。
( 1 )横撑式支撑。开挖较窄的沟槽,多用横撑式土壁支撑。
横撑式土壁支撑根据挡土板的不同,分为水平挡土板式以及垂直挡土板式两类。
横撑式土壁支撑挡土板的布置又分间断式和连续式两种。
湿度小的黏性土挖土深度小于3m时,可用间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
对松散、湿度大的土可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挖土深度可达5m。
 对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式支撑,其挖土深度不限。
( 2 )重力式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一般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对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重力式支护结构、板式支护结构、土钉墙等形式。
水泥土搅拌桩(或称深层搅拌桩)支护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力式支护结构。这种支护由水泥土搅拌桩搭接而形成水泥土墙,既具有挡土作用,又兼有隔水作用,适用于4?6m深的基坑/最大可达7?8m。
( 3 )板式支护结构。板式支护结构由两大系统组成:挡墙系统和支撑(或拉锚)系统。悬臂式板桩支护结构则不设支撑(或拉锚)。
挡墙系统常用的材料有槽钢、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等。
支撑系统一般采用大型钢管、H 型钢或格构式钢支撑,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拉锚系统材料一般用钢筋、钢索、型钢或土锚杆,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及挡墙系统的截面性能可设置一道或多道支点。基坑较浅、挡墙具有一定刚度时,可采用悬臂式挡墙而不设支撑点。支撑或拉锚与挡墙系统通过围檩、冠梁等连接成整体
一般钢板桩、混凝土板桩采用打入法,而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则采用就地成孔(槽)现浇的方法。
3.降水与排水
降水方法可分为重力降水(如积水井、明渠等)和强制降水(如轻型井点、深井泵、电渗井点等)。土石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明排水法和轻型井点释水。
排除地面一般采取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使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 1 ) 明排水法施工。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
明排水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但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一个。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土面0.7?1.0m,坑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坑底的土被搅动。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
( 2 ) 井点降水施工。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之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这样,可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也可防止流砂发生,土方边坡也可陡些,从而减少了挖方量。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第六章 圆.pdf VIP
- ABB 应用说明文档 - E530 PTI伺服驱动器入门指南 应用说明文档(中文).pdf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题库(完整编辑版)及其答案解析.pdf VIP
- GB50166-20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单元重点 Unit 5【速记清单】.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docx
-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和试运转要求.doc VIP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