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化遗产2018年.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月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温州人习惯叫鸢。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正是孩子们野外放风筝的好时光。 ◆三月麦秆作吹箫   农历三月,正是农家麦子收成时节。孩子们凭着自己灵巧的小手,将晒在路旁的麦秆芯折成一段,放在嘴里当箫吹,居然能吹出悠扬的声音来。 ◆四月四 做做戏   农家最闲是四月。所以在这个时节,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孩子们也最喜欢跟随大人去看戏,凑热闹。 ◆六月六 洗垢蹉   意谓在这一天是人们洗头、洗浴的最好时光。又因为农历六月份日照时间最长,老百姓纷纷把去年底过冬的棉被拿出来晒太阳,防止发霉。 ◆九月九 登高送娘舅   九月九是重阳节,是象征老人幸福、长寿、安康的节日。过去每当重阳节,孩子们有送“登高”敬献娘舅的习俗。“登高”似“九层糕”,是用糯米粉制成的糕点。 ◆十月末 水冰骨   农历十月底,手伸到水里已经有刺骨的感觉了。这段时间多为阴天,感觉冷飕飕的,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开始了。 ◆十二月 糖糕印状元   农历十二月,温州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糕过新年。一些人家还专门做了印着当官做状元图案的糖糕,赠送给亲戚邻里,互讨吉祥。 过年习俗 拦街福 清明祭祖 过年习俗 ◆迎新春 掸新 办年货 备新衣 过年习俗 ◆闹新春 活动:新年鼓、舞龙、跑马灯等等,再如在泽雅周岙的花灯等。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1)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 ??(2) ??”之意。(2分)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写春联】鼠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 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2分) ???? 子夜鼠欢爆竹乐 ??? ?门庭燕舞笑声????▲ 【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 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的祝福,也有的选择 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 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 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 。 拦街福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历时40多天。三月三的“迎神赛会”将这项民俗活动推向高潮。人们请出东岳神“温元帅”偶像沿街巡游,隆重举行驱瘟逐疫、祈天求福保平安的习俗仪式。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集各种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 拦街福 【文化家园】温州历史悠久,民俗独特。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6字)。 标题:???????????????? ▲?????????????? 再现传统盛景的2009年温州“拦街福”开街已经十天,市民热情高涨,深深感受到了温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拦街福”是温州的传统习俗,始于宋,盛于清,流传至今。今年突出“传承文明、文化兴市”的主题,主要活动有拦街祈福、民俗文化展示、民间艺术展演等。到昨天为止,光顾“拦街福”的市民已达35万人次,现场每天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清明祭祖 做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做粉,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有的人家,还向田塍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俗叫“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鼠曲叶(俗曰绵菜)或蓬蒿和米粉馅糖为馒头,谓之“蒸糍”。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自焚绵山以采取寒食之遗意。 清明祭祖 插柳和踏青 这天家家门上插上柳枝,儿童头上也戴着缀有花朵的柳枝圈儿,祖先墓上也要插柳枝。妇女则采柳叶簪髻,洁服出游,名曰“踏青”。《东瓯见闻录》中有《踏青词》一首:“踏青侣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吴田十里菜花黄。” 清明祭祖 扫墓 在温州一带祭奠先人坟墓时,坟头栽木,用红绿纸剪成钱形,编成长串,约一尺五六寸,叫做“挂柳钱”。祭毕,要向坟外空地上掘点泥来,加于坟上,叫做“加土”。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