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灾害预防常.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预防常

高温防护 高温的定义 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如果连续三天温度达到35℃时,会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如果当日气温达到37℃时,会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如果当日温度达到40℃时,会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高温防护 高温的防护 ⒈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⒉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⒊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⒋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⒌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暂停大量消耗体力的工作。 ⒍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或含酒精饮料。 7.如有人中暑,应立即把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并给病人服用生理盐水或“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如果病情严重,需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8.在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高温防护 高温的防护 专家提示: ●高温天气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应注意调节情绪。 ●室内利用空调降温时,温度不宜过低。 ●大汗淋漓时,切忌用冷水冲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老人、体弱者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应减少活动;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温防护 中暑的表现与急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 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 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 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 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 导致中暑发生。 雷电防护 雷电的安全防护 个 人 防 雷 措 施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雷电防护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10.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11.雨时若头发竖起,应蹲下,双脚并拢,减小跨步电压。 雷电的安全防护 个 人 防 雷 措 施 雷电防护 当人体被雷击中后,往往会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受雷击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救护方法: 1.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2.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不要紧,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雷击急救 雷电防护 雷击急救 自然灾害预防常识 主要内容 龙卷风灾害防护 雷电防护 浓雾防护 暴雨灾害防护 高温防护 地震的逃生与自救 1 2 3 4 5 6 浓雾防护常识 主要内容 1、浓雾的形成 2、浓雾的危害 3、雾灾的防护措施 浓雾防护 浓雾的形成 ? 在近地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野模糊不清,当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见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浓雾。 大雾阻碍交通 浓雾防护 浓雾的形成   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