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基酸慢代谢一
氨 基 酸 代 谢(一) 基因工程研究所 刘 玥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氨的代谢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目前,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凯氏定氮法”,该方法只能测出含氮量,不能鉴定饲料中有无违规化学物质。奶粉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 ,而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左右,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饲料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测试蛋白质含量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 某些食物的营养价值 为了使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能充分发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食物的生物学属性愈远愈好。 ②塔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 ③各类食物要同时食用,荤素搭配,粮菜兼食、糖豆混合、粗粮细作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二、氨基酸的吸收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吸收形式:氨基酸、二肽、三肽 吸收机制:耗能的、需要载体的主动吸收过程 (1)肠粘膜细胞膜上的氨基酸吸收载体 (2)g-谷氨酰基循环对氨基酸的转运作用 (1)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过程被吸收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消化过程中,有一小部分蛋白质不被消化(约占食物蛋白的5%),也有一小部分氨基酸不被吸收,肠道细菌体内的多种酶对这部分蛋白质氨基酸所起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putrefaction)。 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氨、苯酚、吲哚等;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机体利用的物质。 长期便秘,肠道腐败产物吸收较多,对人体不利。 肠梗阻患者肠道不通畅,造成肠内容物在肠腔内长时间停留,腐败产物增多,大量有害物质吸收入血,若同时伴有肝功低下,解毒不全,则会出现头昏、头痛、甚至血压波动等中毒症状。 第三节 体内蛋白质的降解 一、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 谷氨酸 5-氧脯 氨酸酶 ATP ADP+Pi 半胱氨酰甘氨酸 (Cys-Gly) 半胱氨酸 甘氨酸 肽酶 γ-谷氨 酰环化 转移酶 氨基酸 5-氧脯氨酸 γ-谷氨酰半胱氨酸 γ-谷氨酰 半胱氨酸 合成酶 ADP+Pi ATP 谷胱甘肽 合成酶 ATP ADP+Pi 细胞外 γ-谷 氨酰 基转 移酶 细胞膜 谷胱甘肽 GSH 细胞内 γ-谷氨酰 氨基酸 氨基酸 γ-谷氨酰基循环过程 (一)胺类(amines)的生成 蛋白质 氨基酸 胺类 蛋白酶 脱羧基作用 组氨酸 组胺 赖氨酸 尸胺 色氨酸 5-羟色胺 酪氨酸 酪胺 假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酪氨和苯乙胺分别被羟化为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与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苯乙胺 苯乙醇胺 β-羟酪胺 酪胺 HO HO CHOHCH2NH2 HO HO CHCH2NH2 Noradrenaline 去甲肾上腺素 Dopamine 多巴胺 Catecholamine 儿茶酚胺 CHOHCH2NH2 HO CHOHCH2NH2 Phenylethanolamine 苯乙醇胺 Octopamine 羟苯乙醇胺 False Neurotransmitter 假神经递质 (二) 氨的生成 未被吸收的氨基酸 渗入肠道的尿素 氨 (ammonia) 肠道细菌 脱氨基作用 尿素酶 降低肠道pH,NH3转变为NH4+以铵盐形式排出,可减少氨的吸收,这是酸性灌肠的依据。 有毒 (三)其它有害物质的生成 酪氨酸 苯酚 半胱氨酸 硫化氢 色氨酸 吲哚、甲基吲哚 正常情况下,上述有害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经肝的代谢转变而解毒,故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成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约有1%~2%被降解,主要是肌肉蛋白质。 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大约70%~80%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半寿期(half-life) —— t1/2 蛋白质降低其原浓度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蛋白质转换(protein turnover) 体内蛋白质降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 意义: 清除异常或损伤蛋白质 某些调节蛋白质的转换可直接影响代谢过程与生理功能 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 1. 不依赖ATP的过程 在溶酶体内进行 利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细胞外来源的蛋白质、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质; 2. 依赖ATP和泛素(ubiquitin, Ub)的过程 在蛋白酶体中进行 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的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说节肢动物门.ppt
- 时a恢复.ppt
- 糖先的代谢.ppt
- 糖尿病酮症等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ppt
- 天然药敏物化学总复.ppt
- 税收筹等划的基本策略.ppt
- 萜类一和挥发油.ppt
- 图音形设备与系统.ppt
- 土壤污染与地字方病11.ppt
- 图形的旋转优库秀课件1.ppt
-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5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西省晋南地区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5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盐城射阳县联考2025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师附中集团达标名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甘肃泾川县2025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名校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四川省师大一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