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性病学精品课先程008
毛周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定义
毛囊漏斗部角化异常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漏斗部毛孔内有一个小的角质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代谢障碍有关。
临床表现
多对称性累及青少年的上臂、股外侧和臀部,部分患者可累及腹部。常冬季加重,夏季减轻。受累部位有特殊的粗糙感,皮损为针尖到粟粒大小、与毛孔一致的坚硬丘疹,不融合,顶端有淡褐色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剥去角栓后遗留漏斗状小凹陷,但不久又在此凹陷中新生出角栓;炎症程度不一,出现红斑者易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典型图片)
一般无自觉症状,亦可伴有轻度瘙痒。病情常随年龄增长而改善。
组织病理
毛囊口扩张,有角栓,偶见扭曲或螺旋状毛发;毛囊周围可见单核细胞浸润。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好发年龄及典型皮损易于诊断。需与小棘苔藓、毛发红糠疹、维生素A缺乏症以及瘰疬性苔藓等进行鉴别。
小棘苔藓
毛发红糠疹
治 疗
本病一般无需治疗。外用药以“温和、促角化、轻度剥脱”为原则。局部外用0.05%~0.1%维A酸软膏、3%~5%水杨酸软膏、10%~20%尿素霜等有效。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维生素A
脂溢性角化病
掌握脂溢性角化的临床特点
熟悉脂溢性角化的组织病理特点、治疗原则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又名老年疣(senile wart),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可能与日晒、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
临床表现
好发于颜面、头皮、躯干、上肢等处,亦见于四肢等其他部位但也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
早期损害为1个或数个淡黄或浅褐色的扁平丘疹,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界限清楚,表面呈颗粒状,直径约1cm,以后缓慢增大、变厚,数目增多,颜色变深,呈褐色甚至黑色疣状丘疹或斑块。通常难自行消退,良性经过,恶变者极少。
组织病理
主要有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网状型(腺样型)3种类型。所有类型均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增生的瘤组织由鳞状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其特点是瘤边界变平坦,且与两侧正常表皮位于同一平面上。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用冷冻、激光或电烧灼疗法。
色素痣(1) (Pigmented Nevus)
HYPERLINK /kcxx/html/14-2-1-2.asp 下页
掌握色素痣的临床表现
掌握色素痣的组织病理特点
熟悉色素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色素痣的治疗原则
痣细胞痣(nevus cell nevus)又称色素痣(nevus pigmentosus),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痣细胞通常要经过发展、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阶段,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表皮移入真皮。
临床表现
色痣大多发生于儿童或青春期,可呈斑疹、丘疹、乳头瘤状、疣状、结节或有蒂损害等表现。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其大小由几毫米到几厘米,甚至面积很大。其颜色通常为黄褐或黑色,但也呈蓝、紫色或无色素沉着。(典型图片)
(一)交界痣:为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深浅不同的褐色斑。一般平滑、无毛,也可稍高起。能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掌跖及生殖器之色痣常属这一类,无性别差别。
交界痣临床表现图
(二)混合痣:外观类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
混合痣临床表现
(三)皮内痣:为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色痣。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头颈部,不发生于掌跖或生殖器部位。损害由几毫米到几厘米,边缘规则,呈深浅不同的褐色。表面可有毛发,较正常为粗。皮内痣表现为毛痣者多见于成人的头皮、面颈部,直径一般小于1cm。损害呈半球形隆起,但也有呈乳头瘤样或有蒂损害。皮内痣一般不增大。面部痣不像其它部位,无消退的趋势。
一般平滑的色痣为交界痣,稍高起者为混合痣,半球形或有蒂损害为皮内痣,这是由于痣细胞周围真皮组织过度生长的结果。临床不能肯定时,则需病理检查。
皮内痣临床表现图
色素痣(2) (Pigmented Nevus)
HYPERLINK /kcxx/html/142.asp 上页
组织病理
(一) 交界痣在表皮下部或直接邻近真皮处有痣细胞巢。上皮样痣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内有大量色素。表皮轻度棘层肥厚和角化过度,表皮嵴可伸长。除有外伤和恶变时外,真皮内无炎症浸润。
(二) 混合痣和交界痣相同。但痣细胞巢呈索状伸向真皮。其较低部位之痣细胞可呈梭形,埋于胶原组织中,不含或含很少黑素。真皮内很少或无炎症。
(三) 皮内痣痣细胞呈巢或索条状,位于真皮不同深度,但很少低于网状层上的1/3。在痣细胞巢和表皮之间有明显的正常区域。在真皮上部的痣细胞巢内,通常含有中等量黑素。痣细胞在真皮之深部时,则细胞形态呈梭形,排列成束,失去色素。真皮内很少或无炎症。
皮内痣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位于真皮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女性生三殖系统疾病.doc
- 宁夏白芨后滩风沙治理调查研究.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杰考复习资料.doc
- 签揭阳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doc
- 浅谈城市公园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doc
- 全方位超化声波器.doc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pad平板电脑试水空中职物流教学,打造现代职教“云课堂”.doc
- 器官功能子障碍及其表现.doc
- 醛酮的合成-木060331.doc
- 农业知识综合园说艺考纲.doc
- 2025年医学影像AI诊断辅助系统性能优化与临床实践报告.docx
- 民宿运营与管理课件答案.pptx
- 临床护理三基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 2025至2030电动割刀器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提升策略与临床应用前景报告.docx
- 临床岗前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 2025年医学影像AI诊断辅助系统准确率提升关键因素分析与策略.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与跨境电商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与预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