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60044356》-课件设计(公开).pptVIP

《庄子逍遥游60044356》-课件设计(公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逍 遥 游 (庄子) 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人,生卒年约在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288年之间。他与儒家的孟子处于同一时代,但二人并无见面机会,或者二人即使见面也将无话可说,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各派学者各有其道,而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道”另有独树一帜的看法。 庄子曾经短期为官,担任蒙的漆园吏。中年以后,他的生活极为贫困,“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织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后来楚威王听说他是个人才,以高官厚禄聘请他,但是对庄子而言,世间的荣华富贵“有如鸟雀、蚊虻从眼前飞过去一样”,实 在引不起一点点兴趣。不过,庄子对人生绝不是没有热情的。 他的生活与一般百姓无异,有妻有子,努力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差别在于:他博览群书,深通人情世故,领悟高明智能,自有一套人生哲学。他的朋友之中,最有名的是惠施。惠施是名家的学者,聪明善辩,争取世间名望,做官不落人后。庄子常与他辩论,可惜二人层次相差太远,难以抵达“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境界。 幸好有《庄子》一书传于后代,才不致淹没了千古以来令人惊叹的洁光片羽。 在司马迁笔下,庄子是个小角色,《史记》说 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这样的判断并非全无根据,但是却局限于浮面观察,对庄子不公平。 譬如,现在我们所阅读的《庄子》版本,原文将近七万字,共有三十三篇,是近代郭象所删定的。这三十三篇又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司马迁提及的《渔父》与《盗跖》列在杂篇,而《胠箧》列在外篇。一般认为,内篇才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 《应帝王》。 庄子想要表达什么?王叔岷先生精研《庄子》,认为庄子不是一般所说的“为我,放任,避世,空谈”,而是: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以及全由深刻体验而来,《庄子》一书可以支持这种看法。如果进而省思庄子何以能有如此卓越精妙的心得,则答案在于他对“道”的领悟。他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原理与源头,认清这一点,就可以与他逍遥而游了。 解读《庄子》 《庄子》书中的寓言故事,对人生都有或深或浅的启发。譬如,不想读书时,就说书本只是古人的糟粕;见人得意时,就说自己宁可做一只活的乌龟;接近自然时,就想如何可以梦见蝴蝶;有人关心世局,就笑他螳臂挡车;自己走投无路,就戏称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人生总是有路可走;并且,外表看来越是困顿,内心却可能越是自在。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认知能力。认知若有偏差,立即引发层出不穷的欲望,追逐外物而无法回头,终身劳苦而难以快乐,就像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没有得胜的机会。同样的认知能 力,也可以由外在收摄回来,了解人的心智是怎么回事。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通常称为勾心斗角,再配合世俗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天罗地网,很少有人可以幸免于难。 当然,庄子不同凡响。他的策略是:先区分内与外,再重内轻外,然后有内无外。内是指自我的心灵世界,外是指有形可见而变化不已的外在世界。其次,要有一系列的修行过程,譬如《大宗师》所谓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我们恐怕连第一步都做不到,那么不妨直接取用他的名言“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外在的言行与世俗同化,内心保持对道的 体认。道是“究竟真实”,任何与道相关的,都与“真实”相涉,因此“内不化”也就是不放弃真我。 人的新是能量的中枢,既充满活力又善于感应。修行即是修心,心要静要虚,虚则生出光明,可以与道互相呼应。这时,心就成为灵台,转化为“精神”,从有形的能量提升为无形的、神妙的、自由的生命,可以与造物者(道的别名)同游。我们向往此境界,所以认真阅读《庄子》,但是这本天下第一奇书实在难以卒读。 【1.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白话】 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形庞大,不知有几千里。他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 【解读】庄子擅长说“寓言”,其目的不只为了启发我们的想象力,也为了展示他卓越不凡的见解。 【1.2】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