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之共振线圈设计与分析DesignandAnalysisof.pdf

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之共振线圈设计与分析DesignandAnalysisof.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之共振线圈设计与分析DesignandAnalysisof

第十二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 台灣台南市 102 年 11 月 02日 磁共振無線充電系統之共振線圈設計與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esonator fo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Magnetic Resonant Coupling 謝周宇 江朝文 Chou-Yu Hsieh Chao-Wen Chiang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utomotive Research and Testing Center 摘 要 或許是解決上列問題之可行的方法。 本文針對磁共振無線充電系統之共振線圈進行設計與分 相較於有線之傳導充電,無線充電具有下列幾項發 析,首先,由數學模式分析磁共振無線充電系統之基本特性, 展優勢 [2] : 包含等效電路分析與系統頻率特性分析。接續進行共振線圈 (1). 安全:非接觸式電力傳輸,電力傳輸裝置可被完 設計,由電磁模擬軟體進行模擬分析,檢視所設計之共振線 整遮蔽,可將觸電與暴露於電磁波之危險降至最 圈其特性阻抗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S 參數之反射波 (Reflection Wave, S11) 、S 參數之傳輸波(Transmission Wave, 低。 S21)與傳輸效率等參數,以評估設計參數之可行性。其後進行 (2). 不受氣候影響:無任何金屬機構暴露在外,儘管 共振線圈實作與測試,由向量網路分析儀(Vector Network 是雨天或氣候潮濕,僅需將車輛停於充電位置即 Analyzer)實測共振線圈之 S 參數與傳輸效率,確認共振線圈 可,無需下車操作任何充電設備,降低觸電危機。 之傳輸效率。最後,進行無線電力傳輸測試,以驗證共振線 圈與無線電力傳輸之可行性。 (3). 佔據空間小:接觸式充電需設立固定式充電樁, 需佔據一定之空間範圍;而無線充電系統可將裝 關鍵字:無線充電系統、磁共振、共振線圈設計。 置埋設於地面下,完全不佔據地面上之空間。 Abstract (4). 移動性佳:車輛之無線充電不僅於靜止充電,亦 可於車輛移動中充電,不受限於停車充電時間之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esonator fo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magnetic resonant coupling is proposed. An 長短,可增加車輛之行駛里程。 analysis for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magnetic resonant 由於上述諸多優點,無線充電已成為電動車接觸式 coupling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