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九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 新人教版.ppt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九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九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 新人教版

(2010·山东济宁)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A.土壤贫瘠,不能生长草木 B.毁林开荒,地表裸露 C.土质疏松,雨季多暴雨 D.载畜量过大,过度放牧 【解析】8选C,9选C。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遇水易塌陷,且此地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入下游地区,造成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 10.下列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 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C.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 D.下游建大型水电站 【解析】选C。长江上游应保持水土;中下游水流平缓可以发展航运;围湖造田会使流域蓄洪能力下降;下游河水落差小,流速慢,水能不足。 二、综合题 11.(2010·济南模拟)暑假期间济南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图中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小组成员通过沿途观察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收获颇丰。 第一站(1)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B______(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你能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分界线吗?(至少两条) 第二站(2)领略了巍峨的山地风光,参观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后,继续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你能根据下图所示信息说明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含量大增,为什么? 第三站(3)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想像的有很大的反差。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你知道当地的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的措施吗?(至少三条) 第四站(4)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西安南依A___________(山脉)。我国有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该山脉,其中有哪些气候分界线经过该山脉? 返程(5)从西安乘火车返回济南,完成本次的“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解析】本题以旅游考察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实际的运用能力。B山脉为太行山,为省界线、地形区分界线、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从图中可知黄河从河口镇到陕县,含沙量增大,因为其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多暴雨,再加上支流多,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实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移民建镇等措施进行治理,效果明显。A山脉为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气候分界线主要指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级。 答案:(1)太行山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答出两条即可) (2)河口镇至陕县,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众多支流携带大量泥沙汇入黄河。 (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移民建镇等。(任选三条) (4)秦岭 1月0 ℃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等。 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时隔6年,莫拉克再次造访,它的表现更加凶恶:台湾甲仙乡小林村被泥石流夷为平地,截至2009年8月25日18时,50年难遇的暴雨已导致461人丧生、192人失踪,造成农林渔牧损失超过新台币145亿元。 “莫拉克”源自泰语,意思是“绿宝石”(一说为“顽皮的猴子”),从2000年至今,已有两个热带气旋被命名为“莫拉克”。 材料二 2009莫拉克路径图。 (1)台风“莫拉克”从8月3日至8月7日在我国大陆登陆前(台湾至大陆段)向______方向移动,8月9日在我国大陆登陆后,一直向_______移动,先后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后,退出大陆。 (2)台风“莫拉克”带来的大量降水,造成台湾部分地区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有哪些? (3)我国浙江省的气候类型是( ) 【解析】本题结合台风“莫拉克”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第(1)题,从图中看出台风“莫拉克”从台湾向大陆行进的方向为一直向西北方向。登陆后一直向北方移动,先后经过了福建、浙江、上海和江苏四省市。第(2)题,台风“莫拉克”带来大量降水,造成洪涝灾害,并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第(3)题,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A为热带雨林气候,图B为热带草原气候,图C为地中海气候,图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西北 北 福建 浙江 上海 江苏 (2)造成洪涝灾害并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