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讲 汇率与汇率规范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及居民外汇收入全部上交国家,政府通过计划和审批分配手段来满足各种外汇需求。 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和国际收支调节作用微弱,本质上是财政预算的一种会计核算工具。 汇率比价长期确定在脱离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估水平上,以适应当时追求的全面进口替代赶超战略。 在1953-1973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很小;随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并进入浮动汇率制时期,人民币汇率则经历较大幅度升值调整,从1973年四季度末1美元兑1.96元升至78年四季度末的1.635元。 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改革始于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以来,汇率体制和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二个大的阶段: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年-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 在这二个阶段中,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个子阶段: 图:1980Q1-2010Q1,人民币名义、实际有效汇率(NEER、REER,左轴,2000年=100);对美元 汇率(右轴) 内部结算价:双重汇率制第一阶段(1981年-1984年) 计划经济体制内生出的种种弊端,催生了改革开放进程。 在这一阶段,为鼓励FDI,支持经济特区,配合外贸体制改革,激励企业自负盈亏,发展外贸,就需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外汇统收统支制度,同时人民币汇率也要能大体反应企业出口成本,使其有正常利润可图。 在形势推动下,人民币汇率采取实行了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内部结算价和用于非贸易的公开官方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这间接承认了旧汇率体制和汇率平价的扭曲性质,对计划汇率体制具有破冰性质。 此后几年,官方汇率朝内部结算价方向小幅调整,1985年初官方汇率与内部结算价并轨。 取消内部结算价,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年-1993年) 内部结算价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两种汇率间存在价差,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混乱,造成对外经济交往中的被动;且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内部结算价没有相应调整,外贸亏损扩大,财政补贴增加,于是1985年起恢复了对外单一牌价。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要求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外汇调剂市场发展起来。 调剂市场汇价成为反应宏观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价格信号,并为汇率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作好了准备。 这一时期,为了适应物价和外贸出口换汇成本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了几次大幅度调整。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时期(1994年-1997年) 1993年11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4年1月1日推出把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轨的重大改革举措,确定并轨后单一汇率水平为1美元兑8.70元; 新的汇率体制是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央行只是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情况公布汇率,规定银行间市场汇率幅度及银行结售汇市场的幅度,并通过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对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 随后人民币汇率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持续几年的升值。 期间还出台了若干重要举措:1996年人民币实现经常账户可兑换,1997年初开始通过中国银行试行外汇远期交易。 盯住汇率制时期(1998年-2005年7月) 1997年中国经济开始面临严重挑战:年中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受外部危机冲击人民币面临严重贬值预期压力;CGPI、PPI、CPI先后同比负增长,面临通缩压力。 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明确宣布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的方针;同时实行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应对总需求不足。 由于资本账户尚未全面开放,加上经济基本面因素支持,国际收支仍然保持较高盈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得以顶住贬值压力。到2002年前后,外部冲击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影响已基本化解,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期。 多年来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上升,宏观调控面临经济内外失衡大背景下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问题又成为热点。 回归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始于2005年7月21日汇改)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人民币升值约2个百分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外汇的交易价格在一定幅度内浮动。 新一轮汇改政策显然是对近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国内外有关人民币汇率低估争论的回应,也是官方认可人民币进入长期升值路径的标志。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是: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IEC22989-2022信息技术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概念和术语(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docx VIP
- 云南省爱我国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初中组题库及答案.pdf VIP
- 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竞聘演讲大纲.pptx VIP
- 福耀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doc VIP
- 三一25吨吊车参数.pdf VIP
-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pptx VIP
-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体系IPE3.0使用手(excel自动计分表).xlsx VIP
- 七年级信息科技 个人隐私要保护 课件.pptx VIP
-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吉林西部盐碱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