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基方向
PAGE1 / NUMPAGES1
会议录用论文列表
天基方向
序号
论文题目
第一作者
单位
1
超静敏捷卫星控制设计中的几项挑战与解决思路
关新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2
基于改进RD和方位向CS的GEOSAR成像方法
李德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星地高速数传系统LDPC编码器ASIC集成芯片设计
张浩
清华大学
4
基于JPEG-LS在轨低复杂度高速图像压缩系统设计
张海涛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5
基于移时正交波形的MIMO-SAR体制研究
王伟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6
光学遥感运动补偿压缩成像
王泽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7
P波段星载SAR射频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赵腾飞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8
基于光纤阵列耦合的多波束光子计数激光三维成像雷达航空模拟器的设计与验证
舒嵘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9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的图像挖掘研究
张守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10
地球同步轨道对地遥感卫星成像质量仿真系统
程侃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11
高比能量锂离子蓄电池技术研究
黄莉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12
卫星平台变频动力吸振技术研究
黄俊杰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13
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识别系统设计
苗慧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3所
14
遥感卫星指标体系建设及发展趋势
崔颖慧
清华大学
15
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高光谱压缩成像方法研究
袁宗泽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6
空间大口径主反射镜温度特性数值分析
张媛媛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7
一种高精度星载P波段SAR电离层效应双频测量校正方法
赵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18
甚高精度星敏感器的光电探测技术研究
闫晓军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19
3值VMAP传输性能
靳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20
低波段星载SAR成像中的极化色散效应研究
李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基于扩展Nyquist稳定判据的磁悬浮飞轮稳定性分析方法
任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22
天基干涉SAR系统基线选择方法研究
刘发勇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3
角方位元素对敏捷卫星立体成像定位精度影响分析
孙峻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24
星载毫米波SAR系统技术研究
胡庆荣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25
快响卫星智能核心系统
董立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6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扰动因素分析
孙丹峰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27
星载大型可展桁架式薄膜结构在轨热分布特性研究
王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8
支持遥感图像数据点播的天基系统设计
张强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29
修正导向矢量的稳健多通道SAR动目标检测方法
秦记东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30
可收拢展开的宽带双圆极化柔性薄膜天线
詹珍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31
星载海洋盐度测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技术
李浩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32
低频多芯屏蔽线屏蔽特性测量方法初探
李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33
通道误差对星载干涉测高系统的影响分析
孙造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4
对日定向太阳帆板的热耦合结构参数修正研究
陆栋宁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35
对流层延迟效应对星载高分辨SAR成像质量影响分析
张永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6
分布式SAR乒乓双站模式相位同步处理方法
何志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7
对地聚束成像SAR卫星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汪礼成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38
中继卫星系统支持高分应用效能提升技术研究
罗丹
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
39
基于多脉冲探测模式的激光三维成像性能研究
周世宏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40
微透镜阵列在红外成像探测中的空间应用研究
陈帅帅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41
适应敏捷卫星的星上GNSS定位技术研究
牛朝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42
高分一号卫星系统总体技术
白照广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43
星载Mosaic模式SAR系统关键参数设计
王威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44
带挠性帆板卫星热诱发姿态扰动控制
李丽君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45
微振动对刚体空间相机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张博文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46
基于数据路由的星载高速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司锋
北京国科环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47
基于飞轮的长寿命卫星对日安全模式设计
杜宁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48
JPEG2000编码器的高效VLSI结构
郭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9
地球同步轨道SAR对频率源稳定度的指标分析
何志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0
星载主被动联合遥感技术
杨斌利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51
新型通用化高性能在轨并行数据处理系统架构技术研究
张春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3所
52
一种新型通信信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