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第34炼 向量的模长问题——几何法
一、基础知识:
1、向量和差的几何意义:已知向量,则有:
(1)若共起点,则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可得是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2)若首尾相接,则利用三角形法则求出,可得,围成一个三角形
2、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对于
(1)共线(平行)特点:与为共线向量,其中时,与同向;时,与反向
(2)模长关系:
3、与向量模长问题相关的定理:
(1)三角形中的相关定理:设三个内角所对的边为
① 正弦定理:
② 余弦定理:
(2)菱形:对角线垂直平分,且为内角的角平分线
特别的,对于底角的菱形,其中一条对角线将此菱形分割为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3)矩形:若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相等是该四边形为矩形的充要条件
4、利用几何法求模长的条件:条件中的向量运算可构成特殊的几何图形,且所求向量与几何图形中的某条线段相关,则可考虑利用条件中的几何知识处理模长
二、典型例题:
例1:(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8月开学测试数学试卷)已知向量的夹角为,且,则( )
A. B. C. D.
思路:本题利用几何图形可解,运用向量加减运算作出如下图形:可知,只需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即可。
解:如图可得:,在中,有:
即:
解得或(舍)
所以,
答案:选
例2:若平面向量两两所成的角相等,且,则等于( )
A. B. C. 或 D. 或
思路:首先由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可判断出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同向(如图1,此时夹角均为0),则为 ,另一种情况为两两夹角 (如图2),以为突破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得到与夹角相等,(底角为的菱形性质),且与反向,进而由图得到,选C
答案:C
例3:已知向量,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思路:先作出,即有向线段,考虑,将的起点与重合,终点绕旋转且,则即为的长度,通过观察可得与共线时达到最值。所以,且连续变化,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C
例4:设是两个非零向量,且,则_______
思路:可知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和一条对角线,由可知满足条件的只能是底角为,边长 的菱形,从而可求出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度为
答案:
例5:已知为平面向量,若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则( )
A. B. C. D.
思路:可知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及对角线,通过作图和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答案:D
例6:已知是单位向量,且的夹角为,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思路:本题已知模长且夹角特殊,通过作图可得为模长为,设,则可得且,而可视为以共起点,终点在以起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通过数形结合可得的最大值为(此时的终点位于点)
答案:A
例7:在中,,设是的中点,是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思路: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点的位置,从而将与已知线段找到联系,将考虑变形为,即,设,则三点共线,且,所以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
答案:B
例8:已知向量,对任意的,恒有,则的值为________
思路:本题以作为突破口,通过作图设,为直线上一点,则有。从而可得,即,所以点为直线上到距离最短的线段,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最短的线段为到的垂线段。所以,即,所以有
答案:0
小炼有话说:本题若用图形解决,找到在图上的位置和两个向量的联系是关键
例9: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若向量的夹角为,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思路:由条件可得夹角的余弦值,若用代数方法处理夹角的条件,则运算量较大。所以考虑利用图形,设,则,即,从而,可判定四点共圆,则的最大值为四边形外接圆的直径,即的直径。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答案:
小炼有话说:若条件中向量的夹角为特殊角且很难用数量积,模长进行计算时,可考虑寻找几何图形进行求解。
例10:(2010年,浙江,16)已知平面向量满足 ,且与的夹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思路:本题很难找到与数量积相关的条件,那么考虑利用图形辅助求解。从图中可观察到构成,,从而可利用正余弦定理求出即的取值范围
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以细节复习取胜.doc
- 高考化学第一轮备考:化学一元弱酸判断方法总结.doc
- 高考化学第一轮备战:复习必背知识点.doc
- 高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五次周考试卷2014.doc
- 鲁教版高一化学第四章知识点梳理:第一节第二课时.doc
- 高一生物必修同步练习第2章.doc
-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
- 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第二十三中学、第十三中学2019届高三期中联考数学(理科)试题-.docx
- 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文科-.docx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