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PPT:“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ppt

北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PPT:“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PPT:“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ppt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观察右侧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图中手持钢枪要冲上前线的战士形象代表着要抗日的东北军,但脚上拴着一副沉重的镣铐不能动弹。 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北军被迫执行哪一政策的史实?你知道漫画中的这一场景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讲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三省沦亡。(重点) 目标3:知道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史实,把握一二·九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目标4: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难点)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1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九一八事变 2 西安事变 3 九一八事变 1.时间: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 2.爆发:日本以_____________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_____________,炮轰___________。 3.各界的反应 (1)国民政府:_____________下令_____________。 结果:只有四个多月,_____________沦陷。 (2)全国人民:要求__________,抵抗日本的侵略。 (3)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等在东北组织_________,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4.影响:中国人民的_________开始了。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柳条湖事件 北大营 沈阳城 蒋介石 不抵抗 东北三省 停止内战 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游击队 局部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了抗日救亡游行示威活动,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国,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这次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1.时间:_______________。2.人物:________、________。 3.目的: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从_____________出发,主张_________。党中央派________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5.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__________。 6.意义:______________基本结束,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 逼蒋抗日 全民族的利益 和平解决 周恩来 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什么事件? 九一八事变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9月 18日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1.大陆政策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 《田中奏折》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3.蒋介石政府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学习与 探究 蒋介石的态度: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电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事变后蒋至张的密电 结果:东三省沦陷 不抵抗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共产党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杨靖宇、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员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东北地区抗击日寇,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坚决抵抗 东北人民的态度: 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 (1)惧怕日本,认为武器装备不如日本,抵抗必亡国。 (2)幻想国际联盟能主持公道。 (3)出于反动阶级的本性,以反共为第一要务。 (4)蒋介石集团的官僚资本主要集中于华东、华中地区,利益受损不大,让出东北三省以换得暂时苟安。 (5)与英美的对日政策密切相关。 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 学习与 探究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伪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