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高温中暑与农药中毒的报告 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和农药中毒病例,首诊医生应在24小时内填写相关报告卡,由病案室及时网报。高温中暑监测时间是每年的6月1日-9月30日。 七、其他一些需关注的单病种疾病 疟疾,特别是输入性疟疾(因恶性疟诊断不及时而引起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生多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事件和案件) 人感染H7N9禽流感(附后) 登革热(蚊媒传播,从广东等南方省份返乡人员) 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质控办主任、儿科主任医师刘晓琳,阜阳“EV71”疫情的最早发现者和上报者; 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的举报者也是刘晓琳。她两次做出惊世之举,直接和间接地拯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 具有发散性思维和聚集性思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简称FTS 病原体为一种布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中的新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不耐酸、不耐热、易被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快速灭活。 地区分布 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份,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散发;发病季节应为3-11月,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人群普遍对本病易感 在丘陵、山地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病例主要为农民 自然疫源性疾病 媒介传播:蜱是传播媒介 部分病例自述有蜱暴露史; 蜱中分离到病毒;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分离病毒不同片段的同源性93-100% 蜱的宿主动物(牛、羊、犬)中血清学检测阳性。 接触传播: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有传染性 护理 处理接触尸体 临床特征: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周 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持续高热,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 疫情概况 2011年~2014年全省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431例 年发病率0.1~0.38/10万, 男性221例,女性210例,性别比1.05:1 死亡25例,病死率5.8% 地区分布 安庆市106例(24.59%) 六安市99例(22.97%) 滁州市70例(16.24%) 合肥市68例(19.94%) 马鞍山市30例 池州市15例 人群分布: 主要是农民378例,占全部病例的87.7% 病例的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45~75岁,共378例,占病例数的87.7% 时间分布: 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集中在4~8月份,计315例,占全年病例的73.09% 2014年发病数明显高于既住三年的发病 聚集性疫情 2011年5月,金寨县桃岭乡金桥村学湾组一起聚集性疫情,首例患者死亡,其儿子因接触其体液感染发病。 2012年8月,怀宁县洪铺镇长安村一起聚集性疫情,首例患者死亡,其儿子因照顾患者和殡葬入殓,接触其体液,感染发病,另一名为首例患者死亡后整理、穿衣,入殓也感染发病。 2013年9月,金寨县桃岭乡金桥村学湾组一起聚集性疫情,首例患者死亡,其2个儿子因接触其体液感染发病 2014年5月,广德县卢村乡一起聚集性疫情 ,病例一和病例二为亲姐妹,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八人。因其大姐病逝(家住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民乐村),为其擦洗身体及穿寿衣 ,接触体液发病。 综合疫情监测、个案调查、农村自然健康人群及家畜的血清学调查等提示: 主要感染对象是农村中老年人 发病高峰与蜱活动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5~8有份 人—人(接触体液) 该病无特效的有效治疗药物,病例愈后较差 病例家庭的经济水平对病例的治疗有一定影响 该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将在我省丘陵山区长期存在,我县周边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希望门诊医生在临床接诊过程中提高警惕。 八、小结 1、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2、死因监测--院内死亡病例报告与管理 3、慢性病监测与报告 4、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报告 5、肠道病的报告与管理 6、高温中暑与农药中毒的报告 7、其他一些需关注的单病种疾病 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谢谢! 不正确的填写顺序可能为: Ⅰ (a)坠积性肺炎和脑出血 (b)高血压和糖尿病 (c)动脉硬化 实例4 某司机驾机动车,在公路上超车,造成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讲稿两篇例文.docx VIP
- 智慧船舶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x VIP
- 入会申请表-陕西作家网.pdf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7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ASUS华硕主板玩家国度(ROG)ROG STRIX Z490-E GAMING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公交系统消防培训课件.pptx VIP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社会综合治理年终总结.pptx VIP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HY/T0305-2024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