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心理.docx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心理.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心理学》辅导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 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本章学习重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侦查、审讯、审判过程中有什么心理特征? 2、刑侦、审判人员怎样排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心理抗拒,顺利地进行审判工作? 要掌握的问题有: 一、被告人在作案前后有哪些反侦查心理及表现? 被告人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主要有: 1、伪造作案时间。 往往采取制造没作案时间的假象和串供作伪证,企以扰乱侦查思路。 2、破坏和伪造犯罪现场。 常常采取的方式有:(1)情理破坏现场; (2)对现场作伪装处理;(3)、转移犯罪现场; 3、伪装个体形象特征。 4、毁灭处理赃证; 5、伪装积极; 6、串供和谎供。 二、要识别反侦查手段,侦查人员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1、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2、要具有质疑能力。 三、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有什么心理状态: 1、自首心理; 2、潜逃心理; 3、对抗心理。 四、对缉捕的犯罪嫌疑人应采取什么政策? 对准备潜逃和对抗缉捕的嫌疑人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对潜逃的嫌疑人要掌握其自身的特点、社会经验、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以及嫌疑人潜逃地的环境、民俗民情,以便准确作出有关判断。 对对抗缉捕的犯罪嫌疑人则要分析其对抗心理和缉捕时的具体情况,确定对策。 五、被跟踪、守候的犯罪嫌疑人有什么心理特点? 这类嫌疑人被跟踪时心理表现是: (1)多疑。其紧张心理无法抑制,所以特别谨慎。 (2)试探。他们往往用些反侦查的试探心理,检测是否被人跟踪。 (3)急欲脱离被监控的心理。这时会使出种种狡猾手法。 (4)侥幸自慰。自以为得意,行为人较放肆,认为无人跟踪,此时其活动易暴露。 六、被采取不同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1、被拘传时,是试图减轻罪类,争取从宽处理; 2、被监视住所时,一是急躁,二是沮丧; 3、取保候审者,其心态与被监视住所者相同; 4、拘留、逮捕者心理是:孤独感、紧张、压抑、抵触、悔恨交织。 七、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时有哪些常见的心理状态?在讯问的不同阶段,被告人的心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被告人在讯问中,知道讯问结果的严重性,心理活动是激烈而复杂的,其常见的心态有: (1)畏罪; (2)侥幸; (3)恐慌; (4)悲观; (5)戒备; (6)抵触。 在整个讯问的过程中,立即交代问题或者始终不交化罪行的,都属于少数,大多数是处于以下心理变化过程,即: 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供述罪行。 (初审) (拒供、谎供、翻供) 八、被告人在审判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反应。 (1)开庭过程中,被告表现的心理是: ①差耻。 ②共同犯罪者在开庭时见面后,则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攻守同盟或相互揭露。 ③紧张。 ④忏悔。 ⑤矛盾。 (2)庭辩 ①侥幸心理。 ②抗拒。 ③狡辩。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