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三条线索整合文化生活知识专项突破新人教版
PAGE
PAGE 1
微专题12
三条线索整合文化生活知识专项突破
(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
一、以文化的重要作用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为什么角度
[知识整合]
1.从本质上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性质上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可以促进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6.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7.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8.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典例1] (2017·青岛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这许多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结晶。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东风西风、晴空细雨、雷电霜雪都是时间的主人,桃树梨树、杏树桑树、菊花苦菜、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是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
(2)请列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某一节气,并说明该节气对你的独特意义。
【规范解答】 (1)是我国人民农业生产实践的结晶,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有指导作用。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积极思想(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或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清明,祭祖扫墓,寄托思念;踏青赏春,陶冶情操;谷雨,播种五谷,劳动体验。
二、以文化的发展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怎么办角度之一
[知识整合]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要自觉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教育等都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进步。
5.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练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精练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精讲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讲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练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精讲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9单元溶液精练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2讲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精练课件.ppt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讲金属的化学性质精讲练习.doc
- 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2讲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精讲课件.ppt
- 深度解析2025年环保污水处理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升级报告.docx
- 聚焦2025年: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技术升级,智能物流分拣应用拓展研究报告.docx
- 深度解析2025年生成式AI算法优化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报告.docx
- 新能源与绿色经济: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docx
-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智能学习资源推荐报告.docx
- 创意产品设计欣赏.pptx
-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客户体验的影响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在智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ocx
- 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项目校园普及研究报告.docx
- 深度解析2025年环保监测设备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