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北大传播学考研复试超赞经验分享
一、说在前面的话
1、我感觉今年的题跟前几年的题难度大体相当,没有过难也没有过于简单,这说明北大新闻院出题的模式越来越成熟了。也就是说大家以后不用太担惊受怕了,觉得未来有什么变数了。
2、我发现北大的题越来越涉及宏观了,需要你对整个学科的理论架构有很明晰的把握,但又不流于俗套。这就要求你涉及很多的知识点,有知识框架,融会贯通。例如今年专业一论述题第一题“论述大众传播学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代表理论”,一方面你要答出以效果观为核心的范式演进历程。另一方面你也要说出以研究方法为标志的范式演进历程。貌似问了一些同学都只答出第一种类型。然后你再说各个阶段的代表理论。
3、还是那句话,要知道考什么才知道学什么。北大有四个考察重点:新媒体,研究方法,批判学派,时事热点。北大的出题思路很难摸清,有鬼神莫测的感觉,但只要知道了考察重点,我们就有了把握试题的机会。14年我就准备到了大约65分的题。并不是我提倡押题,我也认为押就是赌,逢赌必输。我准备这些题就是为了考试的时候不至于一下子不知道会慌了神,也为了节省时间。当然有现成的答案得高分更好。后面我会跟大家说怎么把我出题点。
4、今年出题量要比往年大一些,专业一还好,专业二大了很多。同学们平常有空可以照着题写写答案,很长时间不写字有一点点吃亏的。而且你会背不一定会用,多练习一下没坏处。
5、专业一考理论和方法相对多些,专业二考知识的应用多些,发挥的余地相对较大。但是不管专业一还是专业二,都不要用死理论去套。一定要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素养,不然很难适应北大的考试风格。不过今年有点反常的是专业一考方法只考了10分的简答。反倒是专业二考了很多,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常态。毕竟专业一就叫理论与方法。不过我还发现关于方法的题,越来越多的被安排进了名解当中去。方法的大题一般涉及方法论或者对比性的知识,很少考具体的研究方法了。当然这可能也只是我个人看法。
6、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研究试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考过的不一定就不考了。例如今年名词解释里“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人效果”“人种志方法”都是往年考过多次的。再例如以前公共广播的题一连几年都考察了,在许静老师的书上都可以找到。今年NHK闹得那么凶,谁也说不好考不考了。不仅如此,有时候上午考完的内容下午还会再考,例如2011年,上下午都考察到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问题,都与社会资本有关。虽然不一定年年如此,但是如果觉得有必要,还是要关注一下的。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家要好好研究历年的真题。网上的真题都是回忆版的,不可信。我直接去北大新闻院买的真题。我感觉有一定作用,但是大家也要考虑成本哈。
7、不要完全依赖别人的笔记。尽管有些笔记的确牛逼,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你用千百倍超于常人的努力学到的基础知识。如果连这些都没有,你只能是死记硬背了,不可能消化得了。
8、答题方法,总的来说需要名解当成简答来答,简答当成论述来答、论述当成论文来答。具体来说我推荐结构主义式的答题方法。例如说一个理论,你要回答的不光是这理论讲的是什么,还要答出这个理论由谁提出的(最好写上英文原名),理论的别名是什么(同上)、哪年在什么著作中提出的(同上)、理论讲了什么、理论的演进、学界对理论的评价、理论的应用与现状等等。这就是我所提倡的要超出老师预期的答题方法。具体我会在题里面详细说。
9、在新祥旭参加了3天的面试课程,前2天主要是针对北大传播学的面试流程、礼仪、口语演练、自我介绍等。后面是新祥旭专门安排了5个北大的师兄师姐组成的面试团队,专门一对一仿真面试演练。经过3天的培训,对面试也不再恐慌。这里只陈述一下面试的相关准备,面试的老师每年基本上都有所变化,最好在复试之前咨询相关老师,做到心中有数。
二、复试经验
复试时间
北大初试成绩的发布是数得上的晚,可是复试却基本上是全国最早。听说原因在于让落榜的同学有机会在别的学校开始面试之前就能够申请,不耽误同学们录取。听起来很贴心,但是总还是有点胆战心惊。
我发现北大不管分数线和复试通知发布的多么晚,复试基本也都在3月15日前后。这就要求大家寒假应该看看书,不然还真来不及。我这次时间就很紧,3月10号下午看到的通知,要求13号就提交材料,14号面试。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以最快的速度看了一点书和论文,然后提交期限的最后一天早上飞北京。感觉好紧张,所以大家应该早作打算。
复试准备内容
1、英语
英语要准备的东西有两份,一种是口语,一种是听力。
英语口语是面试的时候用的,主要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