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丽人生》:苦难、意义和欢乐
《美丽人生》
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唯独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维克多·弗兰克尔
很多人看过《美丽人生》,也有很多人写过影评。但我始终觉得太难下笔,仔细想来,个中原因大概有二:一是鄙人才疏学浅,不能顷刻妙笔生花;二是向来养尊处优,不知如何面对苦难。如果第一个原因不大可能的话,那么,应是我面对苦难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出了点问题。
说实话,当我观看《美丽人生》时,竟难以接受主人公的那种欢腾劲儿。我心想,面对人生如此悲痛的苦难,怎好表现出那么欢乐的气氛!恐怕一直以来,我对生活都太过严肃了!我知道这不是病,并非非治不可;不治,也不会非死不可;但是,我知道,如果这样一直严肃下去,我早晚会因生活而筋疲力尽,更不要说再遇上点苦难了!
所以,这次我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因为我看到一句话,仿佛是得到警示:“去活吧,犹如你已经获得第二次生命,你曾犯下错误,而现在即将重蹈覆辙!”(请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于是,这几天我把《美丽人生》看了又看(嘿,别以为我是写不出文章在找灵感),其实,我是在寻找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失传已久的不畏险恶、笑傲江湖的人生态度!
我想在罗伯托·贝尼尼身上应该有这种生活态度。(罗伯托·贝尼尼是谁?就是《美丽人生》的导演呀!)事实上,罗伯托·贝尼尼是一位喜剧演员兼编剧、导演,意大利国宝级人物,被称为“意大利的卓别林”(天生一副喜剧脸)。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你看卓别林的片子,不仅是因为他能让你笑、让你哭,也是因为我们在谈论悲剧、荒诞的事情……笑过之后还会想起什么,这是喜剧的最高境界。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你知道么,《美丽人生》这部影片由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他扮演男主角基多,其妻则出演基多的女神——美丽的小学女教师多拉,就连剧本的素材也部分来自其父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于是,他们一家人成就了一部风格独特的纳粹集中营电影。正如电影一开头说道:“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但不易说。它像一个寓言,其中有悲伤,但也充满惊奇和欢喜。”在如此悲痛的经历中发掘出欢乐,除了罗伯托·贝尼尼之外,或许少有其他导演能够做到!
罗伯托·贝尼尼和他的妻子,也是本片的男女主角。
那么,由罗伯托·贝尼尼扮演的主人公基多身上自然也有这种态度。这位意大利犹太青年前半段絮絮叨叨搞笑不停,执著追求心中女神;后半段集中营里直面惨淡人生,为儿子编织美丽谎言,对儿子说“这一切只是一场游戏,只要攒到1000分就会赢”。有人说,这个谎言是世间最美丽的谎言;也有人说,这位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我想,至少“意大利好爸爸”这个称呼基多是当之无愧的!你看,当他们被纳粹士兵抓上车要送到集中营时,儿子一直在天真地问:“爸比,我们要去哪里呀?”而基多回答说,这是一份生日礼物——“带你去旅行呀”!
其实,在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ctor Frankl)身上亦有这种态度。(上面那句“去活吧,犹如你已经获得第二次生命……”的话就是他讲的。)
1942年,37岁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开始了三年之久的严酷、痛苦、饥饿和贫困的生活,似乎只有死亡才能帮他逃避这种生活。弗兰克尔那地狱般的生活,从一列由其出生地维也纳开往东北方向的火车上开始。在旷野中疾驰了几天几夜之后,这列火车终于驶进了一个站点,而站牌上赫然写着触目惊心的“奥斯威辛” 几个字!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主要入口,也出现在本片中。
进了集中营,像弗兰克尔这样的文弱书生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头,但奇怪的是,他反而比那些身强力壮的人更能适应集中营的生活。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是弗兰克尔对待苦难的态度!因为他知道,虽然在肉体和心理上备受摧残,可是精神上的自由却无人阻拦。在集中营里,弗兰克尔最终领悟到一个终极道理:“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唯独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看看,这里突出地体现了苦难不是问题,要想获得快乐,面对苦难的态度才是关键!(事实上,这也是意义疗法认为能够发现人生意义的最重要的三大途径之一,其余两个为:创造和体验。见知识链接“什么是意义疗法”。)
同样,《美丽人生》中的基多也告诉我们:面对不幸,人生大可当作一场游戏,而规则由你翻译!
影片中最精彩的那一段,不就是基多为德国军官所做的“游戏规则”的翻译吗?
最优秀的翻译家~
德国军官:“~!@#¥%……*”
基多:“大家都到齐了,游戏现在开始。”
德国军官:“@#¥%……*~!”
基多:“先得1000分就胜出,奖品是坦克,的确是幸运儿。”
德国军官:“¥%……*~!@#”
基多:“每天扩音机宣布选领先,分数最少的人要在背后吊上个‘蠢材’招牌。”
德国军官:“*~!@#¥%……”
基多:“我们士兵扮恶人,又呼又喝,谁怕谁失分。在三种情况下,你们分数全失:一、哭;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