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生物学第13章相厌氧性细菌.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第13章相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严格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 芽胞比菌体粗,菌体膨大呈梭状,抵抗力强 周鞭毛,无荚膜(除产气荚膜梭菌外) 致病菌产生外毒素致病,病情严重 防治:类毒素与抗毒素 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 结构 菌体:一条多肽,150KD 释出菌体:轻链-S-S-重链 重链:神经节苷脂结合的单位 轻链:毒性作用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与神经系统的结合 重链识别运动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并结合,促使毒素进入细胞内小泡中 内在化作用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动神经元细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续) 膜的转位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质溶胶 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变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使储存抑制性神经介质小泡膜蛋白发生改变,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氨基丁酸、甘氨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强直性痉挛 破伤风梭菌 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即非抗毒素所能中和) 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μg)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进食污染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豆制品)发生食物中毒---食入毒素 临床表现:少见胃肠道症状,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松驰型) 婴儿肉毒病 细菌进入肠道,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 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 创伤感染中毒 艰难梭菌( C.difficile) 新生儿肠道中正常菌群 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导致菌群失调后可引起内源性感染或院内交叉感染 所致疾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假膜性肠炎 无芽胞厌氧菌 常见的致病菌 G-杆菌:脆弱类杆菌(B.fragilis) 临床上最常见的无芽胞厌氧菌分离株 G-球菌:韦荣菌属 咽喉部主要厌氧菌 G+球菌:消化链球菌属 仅次于脆弱类杆菌 主要寄居于阴道 G+杆菌: 丙酸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 双歧杆菌属 真杆菌属 致病条件 属正常菌群,在成为条件致病菌后,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感染条件 寄居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力下降 菌群失调 厌氧微环境 感染特征 内源性感染,可及全身,多呈慢性 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 分泌物或脓液粘稠,乳白色、粉红色、血色或棕黑色,有恶臭,有时有气体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 脓液、血液等标本用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取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防治原则 破坏其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合理使用抗生素 思考题 简述厌氧性细菌感染条件。 试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 何谓“汹涌发酵”试验? * 厌 氧 性 细 菌 (anaerobic bacteria) 第13章 潘建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Clostridium)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艰难杆菌 无芽胞厌氧菌 破伤风梭菌(C.tetani):破伤风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芽胞正圆,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培养: 专性厌氧 血平板:薄膜状爬行生长 抵抗力: 芽胞 青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来源:土壤 途径:伤口感染 感染条件:局部厌氧微环境 充满坏死组织 有泥土污染,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局部繁殖,并产生痉挛毒素 经创口 毒素经突触逆向运输 毒素经淋巴、血流 CNS 毒素经重链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毒素进入细胞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 阻止抑制性突触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 屈、伸肌同时强烈收缩骨骼肌强直痉挛 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 A severe case of tetanus. muscles, back and legs are rigid muscle spasms can break bones can be fatal (e.g respiratory failure) 特异性预防 ---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三联疫苗 免疫程序:3、4、5月3次 2、7岁加强2次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