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肺吸虫
1.询问病史 2.病原检查: 检获虫卵或成虫 1)痰检、粪检: 检获虫卵 2) 病理检查: 摘除皮下包块、结节,查找成虫或卵。 3.免疫学检查:皮试, ELISA 4. X线、CT、核磁共振: 四、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诊断 五、流行 1.分布: 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安徽、浙江、上海、广东、四川、台湾等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 2.流行因素:1、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中间宿主川卷螺、溪蟹、喇蛄 3、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喇蛄 4、转续宿主的存在:犬、野猪等 六、防治 忌生食蟹、蝲蛄、动物肉,不喝生水 治疗病人:吡喹酮(首选药物) 硫双二氯酚(别丁) 患者,男,23岁,工人。1978年9月因双侧胸痛,咳嗽,痰中带血,虚弱入院。入院时体温37.8℃,双侧呼吸音减弱,嗜酸性粒细胞22﹪,x线胸部正位和左侧位见肺下部纹理增粗,右侧叶间胸膜硬化,肋隔角处积液,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发病前曾多次生食“醉蟹”和“油炸小螃蟹”,疑为 ? 感染。 肺吸虫 痰液检查未见虫卵,肺吸虫血清学试验IHAT1:160。按十日疗法服吡喹酮,2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X线影像显示肺渗出性病变消散,左肋膈角闭锁。 思考题: 1、为什么怀疑该患者可能为肺吸虫感染? 2、本病例是如何进行综合判断的?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确诊? 患者,男,22岁,云南盐津人,小学教师。 ? 主诉:反复咳嗽,胸痛,胸闷伴气紧一年多,患者于95年六月不明原因出现畏寒,双侧胸痛,咳嗽,食欲减退。 当地县医院就医,摄胸片发现侧胸腔积液,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经抗炎、抗结核治疗近五月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但同年10月又出现胸痛,咳嗽,咳痰并较上次症状加重。故转院就医。 检查: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脏检查未见异常,右肺下部呼吸音减弱。腹部正常。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经抗捞治疗1月多,复查胸片,右胸水消失,右下肺出现状阴及胸膜增厚,怀疑原诊断。 追问病史,患者在94年曾多次生食溪蟹。 疑为 ? 感染。 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8/L。某寄生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ELISA:阳性(1 :1280)。痰查虫卵阳性。确诊为某吸虫病。 经药物治疗,患者所有诊状消失,痊愈出院。 预习:日本血吸虫 * 背面稍隆起,腹面扁平; * .童虫的移行:童虫可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器官之间的组织及腹壁,经1~3周的窜扰后,再穿过横膈到达肺部定居,生长发育为成虫、产卵。 7.异位寄生:童虫还可侵入皮下、肝、脑、脊髓、心包、眼眶等处,引起异位寄生,但一般不能发育成为成虫。 从囊蚴进入人体至虫体发育成为成虫并产卵,约需2~3个月,成虫寿命一般为5~6年,少数长达20年。 * 甲壳类动物 crustacean crab蟹,inadequately, ingest, excyst * 约需2个月; * 囊蚴为感染期。尾蚴发育为囊蚴约需45-75天。 * 排泄物质、分泌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 * 由童虫移行引起。 主要造成肠道和肝的损伤,如出血、坏死等。症状可于吃进囊蚴后数天到1月左右出现, * 慢性期引起的病变经历三个过程: 脓肿期:病灶呈隧道状或窟穴状,内可有虫体和血液等。X线:边缘不清。 囊肿期:腔内形成赤褐色粘稠液体,镜下为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虫卵等。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疤痕期:囊肿内容物排出,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出现于同一器官内。 成虫通常寄生肺,但其童虫有时亦可寄生于皮下、脑、肝、眼等寄生,引起损害。 胸肺型肺吸虫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痰中可见大量虫卵;易误诊为肺结核和肺炎。 3. 肺外病变: 1)脑型: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 2)肝型:肝大、肝痛、肝功能紊乱,如转氨酶高,白/球比例倒置等。 3) 皮肤型:皮下移行性结节或包块。 4) 其他: 睾丸炎 淋巴结肿大 心包积液等 * 3 4.免疫学检查和X线检查可作辅助诊断用。 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但有假阳性,且于其它虫(血吸虫、肝吸虫等)有交叉反应。 卫氏并殖吸虫 吸虫纲并殖科的吸虫通称并殖吸虫,亦称肺吸虫(lung fluke); 一、形态 1.成虫 中型吸虫,虫体肥厚:7.5 ~ 12×4 ~ 6×3.5 ~ 5mm 生殖系统并列:子宫与卵巢;一对睾丸; 2.卵 :平均80~110×48~60μm, 金黄色,卵壳厚,卵盖明显,对端明显增厚, 内含1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黄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的肿瘤药.ppt
- 警惕老年事时件发生.ppt
- 抗dsdna题抗体临床应用.ppt
- 局部解力剖学实验.ppt
- 抗血小可板药的临床选择-李家曾.ppt
- 科尔伯格石的理论.ppt
-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西理及提呈本科.ppt
- 抗原与抗体反应-免疫检测实验原理得和方法.ppt
- 课次-命2塑料32.ppt
- 矿山测量直学课件7.ppt
- 奔驰培训资料CLS车型介绍 中文.pdf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7-能量衡算说明书.doc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8-物料衡算说明书.doc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3、第三章、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pdf
- 2018化学战剂中毒的现场处置-wuqh.pdf
- 白车身设计GD&T简单培训.pdf
- 2021年全国优秀技术经理维修案例-高压电系统-7583744-德州华运-张作村.pdf
- 奔驰培训资料ME 9.7 KE发动机控制系统 中文.pdf
- 镇海炼化硫磺回收制二硫化碳生产项目大气污染估算报告(硫芳百世).docx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15、第十五章、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与鼓掌检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