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1 概述 1)地基、基础的概念 2)地基承载力与基础底面积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得超过地基承载力。 以f表示地基承载力,N代表建筑的总荷载,A代表基础的底面积,则﹕ 3)地基的分类 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 天然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可以直接在其上建造基础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必须预先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 加固地基的方法﹕ 压实法﹕利用人工方法挤压土壤,排走土中的空气,提高土的密实性。如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 换土法﹕将地基中的软弱土全部或部分挖除,换以承载力高的好土。 打桩法﹕将钢筋混凝土桩打入或灌注入土中,把土挤实,由桩和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 化学加固法﹕水泥硅化加固法 4)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 基础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满足建筑物地下室部分的防水要求; 基础施工应避免和减轻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和干挠; 考虑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应考虑使用条件、施工条件和施工工期。 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不同,基础分为﹕ 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4m; 深基础﹕埋置深度超过4m; 不埋基础: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 比萨斜塔 正是由于地基土质较差,基础埋置较浅,仅3.05米,在建到第三层时,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塔顶中心点偏离中心线2.1米,现已偏离5.2米,终成斜塔。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要考虑的因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基础应尽量埋置得浅些,但不能小于0.5米。 基础埋深尽可能设在地下水位以上。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季节性冻土是一年内冻结和解冻交替出现的土层。 基础埋置的深度一般应大于冻结深度。 房屋的使用情况 如有无地下室、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等。 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埋深 当深于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关于基础埋深的说明: 基础埋深自室外地坪起算,天然地基算至箱形基础、筏形基础的底板下皮标高,桩基算至承台的下皮标高。 当室外地坪不等高时,应按较低的一侧起计。 9.1.3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 刚性基础(rigid foundation) 刚性基础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1)砖基础 主要材料为普通粘土砖。多用于地基土质好、地下水位较低、五层以下的砖混结构建筑中。 (2)灰土基础与三合土基础 在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区,常在砖基础下做灰土垫层,该灰土层的厚度不小于100mm。由于灰土垫层按基础计算,故称灰土基础。 灰土基础是由粉状石灰与粘土加适量水拌合夯实而成的。石灰与粘土的体积比为3﹕7或2﹕8,灰土每层均虚铺220mm,夯实后厚度为150mm左右。 三合土基础﹕石灰、砂、集料(碎砖、碎石或矿渣),按体积比1﹕3﹕6或1﹕2﹕4加水拌合夯实而成的。通常其总厚度 H0≥300mm,宽度b≥600mm。三合土基础适用于四层以下建筑。 (3)毛石基础 由未经加工的石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冻结深度较深的低层和多层民用建筑中。 剖面形式多呈阶梯形。 基础的顶面要比墙或柱每边宽出100mm,基础的宽度、每个台阶的高度均不宜小于400mm;每个台阶挑出的宽度不应当大于200mm。 (4)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的断面可以做成矩形、阶梯形和锥形。当基础宽度小于350mm时,多做成矩形;大于350mm时,多做成阶梯形。 常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这种混凝土称为毛石混凝土。 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的比较 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非刚性基础或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形式 柱下和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一般做成锥形和台阶形。 对于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当地基不均匀时,还要考虑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加强基础纵向抗弯能力,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可采用有肋的基础形式。 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 基础的构造形式主要取决于: 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 荷载的大小 地基土壤性质 在一般情况下,上部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基础的形式,但当上部荷载大且地基承载能力有变化时,基础的形式也随之变化。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1)条形基础 (strip foundation)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墙承重结构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种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该类基础多用于砖混结构,其基础常选用砖、石、灰土、三合土等材料,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独立基础(single foundation) 当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为独立基础或柱式基础。独立基础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