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科考试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解: 1.新生儿黄疸定义: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和巩膜的黄染。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当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也称核黄疸,一般多留有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本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属中医的泄泻范畴。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常见类型: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和蛋花样大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可有少量血便。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2重型腹泻除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常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和低镁血证) 3.麻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传染性强,麻疹患儿及亚临床带病毒者是传染源,患者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均含有麻疹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飞沫传播。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多见于5岁一下小儿,在托幼场所可发生流行。本病全身症状轻,病程短,预后一般良好,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属中医风痧、隐疹范畴。 5.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孕妇在妊娠3个月内患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 6.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中医称为丹痧,也称喉痧、疫痧、烂喉丹痧,属中医学温病范畴。 7.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疱疹病毒6、7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发疹性疾病,以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为临床特点。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幼儿急疹很少有并发症,预后良好。因其多发生于2周岁一下哺乳的婴儿,因此中医称为奶麻。 8.肾病综合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症,具有以下四个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属中医的水肿范畴,多属阴水。 9.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以致机体不能维持正常代谢,或使消耗自身组织,从而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水肿等症状,常伴有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低下。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在临床上,如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者,称为消瘦型;如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水肿者,称为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消瘦--水肿型。本病属中医的疳证范畴。 1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而致骨骼病变为特征。中医文献中的夜惊、汗证、疳证、五迟、五软、鸡胸、龟背等病证均有与本病有关的论述. 11.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脱水程度分轻、中、重3度。 12.脱水的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常用血清钠含量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脱水时,由于水和电解质(主要是钠)丢失的比例不同,据此将脱水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三种类型。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少见。 血清钠浓度正常范围为130~150mmol/L。 问答: 1.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2.什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导致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引起的黄疸常见的有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非感染引起的黄疸常见的有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阻塞及母乳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是: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值过高或上升过快,血清胆红素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