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 机的加剧单元综合阶段训练新人教版.docVIP

2018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 机的加剧单元综合阶段训练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 机的加剧单元综合阶段训练新人教版

PAGE PAGE PAGE 1 单元综合 阶段训练(第二单元) 本单元涉及知识点包括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涉及事件爆发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本单元相关知识属中考高频考点,题型呈现多样,选择题、材料题、探究题等均有涉及。 1.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B )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D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评价准确的是( A ) A.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4.右边这幅漫画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者画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它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局面 B.它深刻地让人感知到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它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殖民掠夺 D.此后不久,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展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5.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下图是西方某一时期的一幅漫画,画面上“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CHINA”,该场景可能出现在( C ) A.鸦片战争前夕 B.《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6.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明定国是”诏书。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C )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7.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D )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 D.八国联军侵华 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C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9.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D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B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据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有了近代化的海军为什么还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答案:(1)制造轮船,训练水师,加强海防。 (2)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 (4)清政府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建设近代海军,但是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所以,甲午战争失败。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1)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