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校史简
山东大学史略(1901—2000.7)
(2004-05-05 10:05:30)
一.山东大学堂
(1901-1928年)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使中国人民真
正从睡梦中惊醒,逐渐认识到中国要救亡图存,“不妨以强敌为师”,“取而鉴
之”,“举而行之”,效法日本,实行变法。而要变法自强,关键在于兴学育才
。康有为认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泰西之所以富
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同样,“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干
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梁启超也认为日中国之大患
,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不足由学校不兴也”,主张维新变法的根本所在是兴
学育才。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以光绪皇帝
为首的帝党支持下,发动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维新法令,推行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光绪皇帝发布了书
院改学堂的上喻。上喻下达后,全国不少省份都积极行动起来,纷纷遵旨改书院
为学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书院改学堂的高潮。山东省第一个官办大学堂就是在
这种背景下创办的。 光绪皇帝有关书院改学堂的上谕发布时,山东巡抚袁世凯正
在家里休假,看到皇帝的谕诣后,回济南组织有关人员起草了试办山东大学堂的
奏折及暂行章程,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上奏光绪皇帝,认为“国势之强
弱,视乎人才,人才之盛衰,原于学校。诚以人才者,立国之本,而学校者,又
人才所从出之途也。以今日世变之殷,时艰之亟,将欲得人以佐治,必须兴学以
培才”。奏请先在省城设立大学堂,分斋督课,其中专斋相当于专门和大学,正
斋相当于中学,备斋相当于小学。尤为重要的是,他还拟订了《山东大学堂章程
》,分学堂办法、学堂条规、学堂课程及学堂经费4章,共计96节,对于如何创办
省城大学堂作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光绪皇帝于十月初六日石 朱 批:“知道了政
务处暨各该衙门知道单併发”奏陈得到清廷的照准,于是山东首先办起了一个官
立山东大学堂,十月正式开学。这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在各省最早兴办的官立
大学堂。
官立山东大学堂开始设在省城的济南泺源书院内,第一批招收了300名新生。
第一任校长(当时称管理总办)是后来被誉为北国工业巨子的周学熙。聘美国人
赫士为总教习(即现在的教务长),另有清末进士宋书升等30余人任经学教习,
回国留学生沙庆、孔祥柯等任科学教习,还聘有外籍教习8人。1904年(光绪三十
年)在济南杆石桥路北购地140余亩,修建了2700多平方米的校舍和900多平方米
的操场,同年冬季迁入新址。学校改名为山东高等学堂,在“藩库税契项”名下
拨白银八万两,作为常年经费。学生分为正科一、二、三类,学制三年。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将原来的正斋、备斋改称预科。1910年(宣统二年)又增设附
属中学,学生来源由各中学转入,同时附属中学也招收小学毕业生。1911年(宣
统三年)再改称山东高等学校,把高等正科作为大学预科。1912年民国成立,实
行全国设立大学区、各区中心城市设大学、各省设专门学校的新体制。山东隶属
中心城市北平,按章大学堂应予裁撤,因等正科两班结业,至1914年始行停办。
学校停办后,部分师生分别转入清末民初陆续成立的法政、工业、农业、商业、
矿业、医学几个专门学校。杆石桥的校舍也为法政专门学校使用。1901年创始的
山东大学堂至此先后办了14年。
山东大学堂创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不少封建的东西
。如当时的师生不仅长袍马卦,还在脑后拖一条辫子。校长称管理总办,1904年
又改名为监督,直到民国元年才称校长,教员称教习。当时还不能男女同校。教
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开设的第一门课就是经学。还是尊孔读经。在礼节上打
躬作辑,如遇祭孔等大典则行跪拜礼。这些糟粕的存在并不奇怪,几千年的封建
意识,想要在短时期消灭它的影响,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山东大学堂同私塾和
科举制度比较起来,已经有了质的区别,而且那些封建的东西,也在逐渐被淘汰
着。首先,它已经具备了近代正规高等学校的体制和规模,学堂有校长等管理人
员八十人,各种教师一百一十多人,还有美、英、德、日籍教师八人。其次,那
时虽然还不象现在这样划分专业,但也分了本科和预科,学制定为三年,并有严
格的考试制度,不及格的不能毕业。第三,除了经学外,开设了二十多门课程,
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这些课程有:文学、历史、地理、法制、理
财、兵学、格致、心理学、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地质矿物、英文、德文、
法文、日文、图画、音乐、体操等等。上述课程虽然大多数是基础课,但在清末
已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