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石晚年的心境时、诗境与诗风
王安石晚年的心境、诗境与诗风;摘要:;王安石是北宋政坛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在文学上也取得很高成就。在他生活的时代,由于政局的巨变,王安石晚年退隐江宁达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诗篇,这些诗与为官时期的诗歌相比,其内容和诗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时如何发生的,对于晚年的诗风如何认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还需要指出的是,晚年的王安石还认真地研读佛学,与僧徒来往,讲经谈禅,他曾写了偈语诗20首,还写了许多含有机锋的禅宗小诗。
对于喜读书、有思想的王安石来说,研读佛学其意在于了解一种学术,与僧徒来往仅是把方外生活作为世俗生活的调剂和补充,是在精神重负中寻求一种解脱,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他激愤不平的心境。
;二;景中融情;咏物寄情;直抒其情;总之,王安石在隐退的十年里,其心境有所不平和激愤,反应其心境的诗境亦无例外,并不完全都是闲适和恬淡的,但是一般文学史著作对这一点或者挖掘不够,或者语焉不详,甚至还有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断,这样的认识恐怕是有违于王诗的实际的。;三;如前所述,只要我们把这些诗歌复归到王安石退隐生活的处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作者的心灵,我们就会发现他晚年诗作中存在那种隐约流露的激愤之情依然弥散在字里行间。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从仕为官到江宁退隐,引起了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他接触更多的是湖光山色、幽林碧草、田园云霞,这样的生活决定了他的创作题材必然是描摹山水,歌咏田园风光。加之他诗歌技巧的成熟,写出与前期风味迥异的诗歌是势所必然的。;;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以为王安石晚年诗风是以恬淡为表,以激愤为里的二元组合,即寓激愤与恬淡之中。恬淡从生活环境中来,激愤从心理环境中来。这种激愤与他青壮年时期的政治思想和变法改革精神一脉相承,是他前期直露劲峭诗风在退隐条件下的变形发展。只有如此认识,我们才能找到王安石诗风变迁的轨迹和内在联系也不会把其前后诗风的不同截然割裂开来。;;参考文献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评[M].???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邓广铭.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王安石部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 滕威惠.?人间词话新注[M].山东:齐鲁书社.1962?.
[5]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 吴文怡.宋诗话全编:第三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7]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信日立空调工程安装操作标准.pdf VIP
- 2021-2027全球及中国红外探测器芯片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02s404防水套管图集.docx VIP
- NASA认知负荷评估量表(TLX).docx VIP
-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a4).pdf VIP
- 光纤通信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公路水运安全员证考试题库答案.docx
- (推荐!)《ISO 37001-2025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7:9绩效评价(2025A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