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工基发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工基发本知识

液限和塑限确定标准的几个问题 1、最新JTG E40-2007标准: 在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率w关系图上; ①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76g锥)、 20mm(100g锥)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wL; ②查得下沉深度为2mm (76g锥)、hp ( 100g锥)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hp 根据液限和土类确定(细粒土用双曲线、砂类土用多项式) ③两种方法测得的液限结果基本一致,塑限差别较大。 液限和塑限确定标准的几个问题 2、老规程JTJ 051-93标准: 在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率w关系图上; ①查得下沉深度为 20mm(100g锥)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wL; ②查得下沉深度为hp ( 100g锥)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hp 根据液限和土类确定(细粒土用双曲线、砂类土用多项式) 液限和塑限确定标准的几个问题 3、最新《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标准: 采用76g锥进行测试,不明文规定入土深度。 建议: 在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量w关系图上: ①查得下沉深度为 17mm(76g锥)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 ②查得下沉深度为 2mm(76g锥)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 液限和塑限确定标准的几个问题 4、下列规范采用76g锥进行测试,取下沉深度为 1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 《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称为10mm液限、17mm液限. 5、所有规范中,塑限标准只有两个:下沉深度为2mm (76g锥)、hp ( 100g锥)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hp 根据液限和土类确定(细粒土用双曲线、砂类土用多项式) 最新《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标准: 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粉质粘土、粘土) 、特殊性岩土 (软土、膨胀土、湿陷性土、红粘土、冻土、盐渍土、填土) 原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标准: 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特殊性岩土(黄土、多年冻土、软土) 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1、质量控制 2、施工方法控制 3、质量标准与施工方法双重控制 三、无粘性粗粒土的压实性 1、压实机理 颗粒重新排列、颗粒接触点局部破碎。 2、影响因素 压实功能:干密度随压实功能增加而增加,趋于不变。 压实方法:静荷载和动荷载联合作用。 最大粒径:相似级配条件下,干密度随最大粒径增加。 颗粒级配:级配好、颗粒不均匀,易压实。 §3.7 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冻土) (3)软土的矿物成分除粉粒中的石英、长石、云母之外,还含有粘粒中的伊利石、高岭石。常常还含有有机质,可高达8%-9%。 (4)具有海绵状或蜂窝状结构,这是造成它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原因。 (5)具有层理构造,软土和薄层的粉沙、泥炭等相互交错沉积或呈透镜体相间,形成性质复杂的土体。 2.软土的成因及分布 我国软土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沿海沉积型 东南沿海自连云港至广州湾几乎都有软土分布,其厚度大体由北向南变薄 按沉积部位又可分为:滨海相、泻湖相、溺谷相、三角洲相。 (2)内陆湖盆沉积型 (3)河滩沉积型 (4)沼泽沉积型 3.工程地质性质 (1)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孔隙比大于1,有的可高达5.8。含水率高达50%—70%。有的高达300%。大于液限; (2)透水差,压缩性高; (3)抗剪强度低; (4)具有触变性; (5)流变性显著?。 一、黄土(CLY) 液限小于40%,塑性图中大部分在A线以上。 1.黄土的成因及其分布 (1)成因 原生黄土为风力的作用,如北方的黄土为季风环流与西风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次生黄土为河流、洪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2)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大国家。 西北、华北、山东、内蒙及东北等地都有分布 (3)沉积年代 中国的黄土从第四纪初开始一直沉积到现在。Q1为午城黄土,Q2为离石黄土,Q3为马兰黄土,Q4新近沉积的黄土。 午城黄土和马兰黄土为老黄土,沉积年代久远,大孔隙 相对下沉系数: 自重湿陷系数: 溶滤变形系数: 某压力下湿陷系数: 湿陷起始压力: 湿陷系数为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