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2)什么叫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就叫做光源。 直线 4)反光效果越好的物体表面越___。 A.光滑 B.粗糙 5)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6)光若是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 A 光沿直线传播 会发生光的反射。 前面说到,光在行进过程中若是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发生反射。那么,光在行进过程中若是射到透明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学习目标 认识两种透镜的基本特点及作用和成像特点,领略到神奇的光的折射现象。 阅读教材23页内容,说说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 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观察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凸透镜具有放大的作用,凹透镜具有缩小的作用 凸透镜凹透镜折射光线图 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功能。 凹透镜有分散光线的功能。 研究内容 镜片一 ( ) 镜片二( ) 镜片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用透镜观察物体 能放大 能缩小 阳光穿过透镜 会聚光线 分散光线 能否成像 倒立的像 不能成像 凸透镜 凹透镜 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放大镜、显微镜。 凹透镜:近视眼镜。 思考:小水滴为什么是天然的放大镜? 因为小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与凸透镜形状相同,所以说是天然放大镜。 我们能用放大镜看太阳吗? 不能,因为放大镜有聚光的作用,用放大镜看太阳的话,很容易灼伤眼睛。 望远镜是怎样制成的? 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制成的。放到眼睛前面的凹透镜叫目镜,观察景物的凸透镜叫物镜,调整好距离就是望远镜了。 思考: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 仍然有望远镜的效果。但是看到的会是放大的倒像。天文望远镜就是这样的。 练习: 1)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_________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2)凸透镜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有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下面是凹透镜的是______。 A.老花镜 B.显微镜 C.近视眼镜 D.放大镜 交界面上 光的折射 C 放大 会聚光线 缩小 分散光线 因为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里以后发生了折射,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水底并不是真的水底,实际上的水深比我们所看到的要更深。 实际上,鱼所在的位置比我们所看到的的要更深。 还有一种更为稀奇罕见的光的折射现象,那就是海市蜃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年级上册开学家长会.ppt
-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ppt
- 四年级上册猫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 四年级上册美术《蔬果的剖面》.ppt
- 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梯形画高课件.ppt
- 四年级上册数学《滴水实验》课件.ppt
-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ppt
-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之烧水沏茶问题.ppt
- 四年级上册数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ppt
- 四年级上册习作三.ppt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全国通用).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全优)word版.docx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突破:2025年供应链金融实践案例研究.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中心小学).docx
- 科技助力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满意度提升策略与教育行业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科目重点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评估.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全优).docx
- 2025年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在门店运营中的实践案例报告.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b卷)word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