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湖流域宜溧河与西苕溪水质对比分析-林业科学
第30 卷 第7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0, No.7
2011 年07 月 PROGRESS IN GEOGRAPHY July, 2011
太湖流域宜溧河与西苕溪水质对比分析
1,2 1 1 1,2
王翊晨 ,姚治君 ,刘兆飞 ,康慧敏
(1. 中国科学研究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 要:基于2010 年汛期与非汛期太湖流域西部宜溧河及西苕溪22 个断面水样实测分析数据,选取高锰酸盐指数
(COD ) 、总磷(TP)、总氮(TN)、氨氮(NH -N)为主要研究指标,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两条典型河流汛
Mn 3
期与非汛期水质状况及差异,以及两者间不同时期及沿程水质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
角度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宜溧河流域平均水体污染程度总体高于西苕溪流域,污染程度更差。宜溧
河非汛期各断面的COD 、TN、NH -N 及TP 含量均明显高于汛期的含量,水质状况更为恶劣,而西苕溪汛期的平
Mn 3
均水质状况基本劣于非汛期。受流域内城镇空间布局以及工业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河道水体水
质状况的空间差异性比较显著。宜溧河段入湖河流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点源,汛期下游受到一定程度的非点源
污染。西苕溪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汛期污染物主要是由降雨径流带入河中,下游受到一定程度的点源
排放影响。
关 键 词:太湖流域;河流污染;空间变化;对比研究
[8]
1 引言 向河流大量输送营养盐有密切关系 。可见,研究
河道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对湖泊、湿地的保护具有
[9]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经济发达的长 重要的意义 。从湖泊-流域管理的角度看,由于各
2 区域经济社会差异性的存在,对于不同集水区的治
江三角洲地区( 图1) ,集水面积36500 km 。湖面面
2 8 理,其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分析各集水区污染输出
积2425 km ,平均水深2.12 m ,蓄水量51.4 × 10
3 [10]
m 。太湖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侧为山地丘陵,东 特点,就成为太湖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内容 。
部为太湖平原。受地势等条件影响,西部地区长年 本文选取流域内入湖径流占主导地位的西部
入湖水量远大于出湖水量,年径流量几乎占全部注 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典型河流的水质状况
[1] 和污染负荷变化,通过污染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对比
入太湖年径流量90% 以上 ,而东部地区河流径流
则表现为出湖居多。湖水主要由西苕溪、长兴港、 分析,阐述不同污染源对河流水质状况的影响。
直湖港、梁溪河、宜漂河等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