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龙残走采工作面措施
荔波县甲龙煤矿
2#、3#、4#、5#残采上山回收残煤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二O一三年十一月
汇 审 栏
职 务
姓 名
会审时间
职 务
姓 名
会审时间
矿 长
调度科
生产矿长
探水队长
安全矿长
技术负责人
机电矿长
编 制
工 程 师
汇审意见:
培训人: 培训时间:
参加学习人员
参加学习人员
参加学习人员
参加学习人员
2#、3#、4#、5#残采上山回收残煤
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距回风斜井96m往北的1101回风巷间距15m沿真倾斜方向往西分别布置1#、2#、3#、4#、5#原有残采上山,(原有1#上山已垮塌,不再采取措施维修),2013年11月12日,已向矿职工贯彻学习了《探水上山维修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目前2#、3#探水上山分别维修约27m与23m至煤壁,4#、5#上山待维修,为准确掌握上部采空区积水情况,有效防范维修期间透水安全事故的发生,已贯彻实施探水上山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回收残煤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2#、3#、4#、5#残采上山回收残煤安全技术措施如下,贯彻至现场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务必严格遵照执行。
采矿工艺
当残煤上山维修至80m,2#、3#、4#、5#残采上从出山往近山(从北往南)方向推进,工作面支护采用带帽木柱或矿柱,带帽点柱,排柱距1.0m×0.8m,最大控顶距5.0m,最小控顶距3.0m。并在控顶线最后排加密集支柱,柱距为中对中0.4m。回柱循序从上往下进行。由于残采工作面,因此,沿走向、倾向每8m留设1.5m×1.5m的矿柱(附采矿方法图)。
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顶板支护图
(一)采矿方法
1、巷道布置:
防爆柴油机车牵引轻车至布置的1104采矿工作面开切眼往南运输大巷,人工在该地点直接回车放货装车,机车再在车场牵引重车经运输大巷,经主平硐至地面翻货场。运输大巷作为进风系统(按5‰坡度布置);从1104采煤工作面经回风巷至回风大巷至总回风井筒形成1104采矿回风系统,初充分利用4#抽坡作为初采开切眼。
2、回采工作面布置:
工作面按走向长壁布置,下部布置超前配风平巷(行人安全巷)、入风眼、和临时溜矸眼,超前配风巷和下部运输大巷通过风眼相连,以此形成1104硫矿层采矿工作面的各个生产使用环节系统,工作面倾斜6°。保护大巷煤柱留5-8m,工作面前方总保持有2-3个超前风眼,形成“三眼两巷”。
3、采煤方法的选择:
根据《开采设计方案》、《安全专篇》及矿层赋存特点,本工作面采用倾向俯伪斜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为防止采空区侧大面积窜矸,结合分段走向内错式走向密集支护布置,爆破落煤。DW16/200-100金属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金属铰接联合支护控制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
4﹑回采工艺流程:
(1)、落煤、装煤、运煤:
工作面采用风煤钻打眼,分段爆破落煤,煤经工作面溜槽经人工助溜(600mm铁皮溜槽)至放煤眼装车,柴油机车将重车牵引外运。
(2)、支护及顶板管理
采场支护为单体液压支护,选用DW16—200/100型单体液压支护与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联合形成支架对顶板进行支护,正悬臂走向棚支护, 沿真倾斜6m(伪倾斜约10m)在原有走向棚柱增加点柱设置成一排密集支柱,支柱间距0.2~0.3m,每排密集支柱沿走向长约4m,密集支柱随工作面推进前添后回,两排密集支柱间成内错式布置,详见工作面支护布置示意图。
工作面采用“三、四”控顶,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排距1.0m,柱距0.7m,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
工作面顶板及采空区侧采用长1m,宽8cm的楠竹片间距20cm结合竹芭折(长1m,宽0.5m)搪顶,必须搪背严密。在工作面切顶线的支柱中间增加密集支柱(使用木楔带帽)或戗柱。柱窝深度不低于20cm。
5、作业形式及循环方式
⑴作业形式:采用“三班采煤,边采边准”,实行“三八”工作制。
⑵循环方式:每小班约1循环,每小班采长约46m(真倾斜长),日昼夜3循环,日推进度3.0m,日产量约270t,循环率90%,月产量约7290t。
(二)工作面顶板支护图(11202采煤工作面布置图——示意)
第四章 回采工艺
一、落煤方法
采用炮采、手镐落煤,伪顶随回采时垮落的采煤方法。
名
称
位 置
角 度
眼
深
(m)
眼数
(个)
每眼
药量
(kg)
封泥
长度
(m)
循环消耗
备
注
距顶(m)
距底
(m)
水平
(°)
垂直
(°)
炸药
(kg)
雷管
(个)
顶眼
0.4
1.0
65
仰15
1.2
64
0.3
0.6
19.2
64
大串联,工作面一次放炮每次限5m。
(炸药3Kg,瞬发电雷管10个)
底眼
1.0
0.4
65
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