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资料 机密★启用前 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春雨宜读书,夏雨宜yì( )棋,秋雨宜检藏( ),冬雨宜饮酒。 ②居城市中,当以画fú( )为山水,以盆景为苑囿( ),以书籍为朋友。 2.请在下边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A.狐 虎威 意思: B.闻名 迩 意思: 3.请结合语境,将文段后三个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充到相应的横线上。 (2分) 山居是 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 事,稍一痴迷,则亦商贾;诗酒是 事,稍一屈从,则亦苦境。 A. 雅 B. 胜 C. 乐 4.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2分) A.垂髻 B.弱冠 C.襁褓 D.束发 5.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运用之妙,变化无穷。同样是“洗”的意思,因为不同的对象, 古人往往选用不同的汉字来表达,不仅表意更加准确,而且意趣更为生动。请将下列义近字与相应的身体部位对号入座。(2分) A.沃 B.濯 C.盥 D.浴 ①( )身 ②( )手 ③( ) 面 ④( )足 一、汉阴老父真性情 一席箴言烁古今(18分) 汉阴老父 ◆范 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 !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③而立天子邪?理④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⑤天下邪?役⑥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⑦,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⑧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乱:混乱。④理:治理。⑤父:像君父那样(关爱)。⑥役:役使。⑦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⑧逸:放纵,放任。 6.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阴( ) 异( ) 斯( ) 奉( ) 7.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3分) A.不知何许人 B.我野人 C.子何忍欲人观之 8.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桓 帝 延 熹 中 幸 竟 陵 过 云 梦 临 沔 水 百 姓 莫 不 观 者 9.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10. 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皇帝(幸),百姓( )—?老父(耕),张溫( )—?张溫(言),老父( )—?张溫(惭),老父( ) 11. 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2分) 12. 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2分) 二、毛颖一管扬正气 雪浪万卷铸书魂(9分) 书亦有道 ◆佚 名 ①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书概》中这样写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一管柔毫,一卷雪浪,就可以把人的精神性情清晰而又千差万别地体现在笔下,以最简单的工具,直接把握物我之真、万象之美。“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原来,书法艺术和书写者的人格性情就是这样紧镶密嵌地成为浑圆一体一一艺术成为人的具体意义和生动展示,人格性情成为艺术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 ②带着这样的思索,让我们到浩瀚的书法历史中去求证,去发现那沉寂千年的墨迹背后灵动而鲜活的生命形象吧。 ③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家世显赫,诗礼传家,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颜氏家训》就是出自其祖上颜之推。颜真卿中年时遇上了“安史之乱”,在河北二十四郡俱已沦陷,大唐江山岌岌可危之际,作为平原太守,他率先起兵,高举讨逆大旗,一家三十余口,先后殉国。 ④安史之乱平定,颜真卿满怀悲伤地设酒祭奠死难的亲人,写下了震烁古今的《祭侄文稿》。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文,居然写得那样奇崛雄健、浩气充盈,达到了超神入圣的境界,被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