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得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得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 * * 一、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关于商鞅的死因有几种说法: (1)司马迁: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2)苏轼:“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3)马克思主义:商鞅变法触犯奴隶主利益,受到报复(阶级分析) (4)新说: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因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导致与秦惠王矛盾加剧而被杀 依据教材第26页内容思考:商鞅之死的原因 (2) 秦孝公去世 (1) 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探究: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思路提示: 评价标准:一场变法和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说明变法本身是成功的) 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探究: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 (第3课)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战国)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代)王安石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 2、政治: 3、经济: 4、军事: 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增强,经济繁荣,为富国强兵和统一奠基。 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一)历史意义(积极性) (二)局限性: 1、国力: 1、轻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了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5、文化: 统一思想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1)顺应历史,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根本); (2)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 (3)取信于民; (4)秦孝公大力支持(重要); (5)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 商鞅的主张太吓人了,他无比激进。激进到什么程度呢?在他那里,“从容易地方着手”等等,全是废话。……丝毫没有考虑过“渐进”这个字眼,也不需要论证什么“社会承受力”。商鞅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家庭生活等所有领域全盘出击,一个也不落下,齐头并进,锐意突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上述方面,把秦国全盘改变,彻底改变,变出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秦国。 ——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加上兴修水利、农田施肥等措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 2、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冶铁、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成就 3、商业也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铁农具 犁壁 曲辕犁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春秋战国和封建社会) (1)生产工具 ①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________,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汉代: a、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两牛三人) b、后来有出现________(比欧洲早1000多年) c、西汉后期耦犁发展为二牛一人 d、东汉时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e、发明耬车(开沟和播种——近代条播机雏形) ③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注意其功能) 普及改进(主要耕作方式) 完善——中国传统耕犁基本定型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有)。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均为公有,平均分配;集体劳动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 ①特点:a、国有(实质:土地私有) b、层层分封、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向国王纳贡 C、集体劳动(奴隶、庶民) d、规整、状方块,形井字 ②发展过程: 开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③作用: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巩固了奴隶制度,分封制的经济前提 ④目的: 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 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步形成于夏商,发展完备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 ⑤井田制的瓦解 原因 a、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