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煳逻辑制器的结构与设计matlab4
●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关键问题 (1)模糊策略及其模糊算子的解释 (2)论域的离散化和规范化;输入输出空间的模糊分割;基本模糊集合隶属度函数的选择 (3)过程状态变量(输入)和模糊控制变量(输出)的选择;模糊控制规则的来源及演绎;模糊控制规则的类型及其一致性、交互性和完整性 (4)模糊隐含的定义;连接语句符and和also的解释;复合算子的定义;推理机制的确定。 (5)去模糊化策略及去模糊化算子的解释 设计一模糊控制器使其超调量不超过1%,输出的上升时间0.3。 步骤 1. 确定e,de和u的论域 2. e,de和u语言变量的选取 3. 规则的制定 4. 推理方法的确定 1. 根据系统实际情况,选择e,de和u的论域 e range : [-1 1] de range: [-0.1 0.1] u range: [0 2] 2. e,de和u语言变量的选取 e 8个:NB,NM,NS,NZ,PZ,PS,PM,PB de 7个:NB,NM,NS,Z,PS,PM,PB U 7个:NB,NM,NS,Z,PS,PM,PB 4. 隐含和推理方法的制定 隐含采用 ‘mamdani’方法: ‘max-min‘ 推理方法, 即 ‘min‘ 方法 去模糊方法:面积中心法。 选择隶属函数的形式:三角型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PID 控制器模糊增益调节 ● 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利用MATLAB设计模糊控制器 ●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输出 设定值 ▲模糊化部件 ▲知识库 ▲决策逻辑—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 ▲去模糊化部件 模糊控制中,模糊系统行为按专家知识,以语言规则描述: 多输入多输出(MIMO)转化为多输入单输出(MISO)。 一般规则表示如下: 1. 模糊化的两种策略 ▲ 采用单点模糊化(不考虑检测量被噪声污染) ▲ 选择合适的模糊函数 ☆ 考虑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使 ☆ 对应于输入测量(确定的)的范围,语言变量域中应取多少元素,即xi 中,i 取何值?一般5~30。 变量标尺的变换(映射) 温度偏差论域取{-7,-6,…….,7} 元素多:可以处理狭窄的模糊集合,存储量大 ☆ 模糊变量术语集合的数目选取。在细分和粗分之间进行折中。一般为2~10。 2. 模糊规则的合理调整 按照系统的动态行为可以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模糊规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 i xii 8 根据e和△e的方向和大小,选择控制量的增量△u的大小和方向。 有四种情况: 有交叉点和峰、谷点。 控制规则求出原理: 1。如果e和△e二者都为零,△u=0, 保持现状。 2。如果e以满意的速率趋向零, △u=0, 保持现状。 3。如果e不是自校正, △u不为零,取决于e和△e的符号和大小。 ●对交叉点, △u符号和△e符号一样。 ●对峰、谷点,△u符号和e符号一样。 6 ● ● ● ● 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可以选择和设计模糊控制器 的规则表 6 设置点 ZE ZE ZE 13 l PS PS ZE 12 h PM PM ZE 11 d PB PB ZE 10 k NS ZE NS 9 g NM ZE NM 8 c NB ZE NB 7 j NS NS ZE 6 f NM NM ZE 5 b NB NB ZE 4 i PS ZE PS 3 e PM ZE PM 2 a PB ZE PB 1 参 考 点 △u △e e 规则号 vi NS PS NS 19 v PS NS PS 18 iv PM PB NS 17 iii PM PB NB 16 ii(超调) NM NB NB 15 i(上升时间) PM NS PB 14 参 考 点 △u △e e 规则号 关于语言相平面方法调整规则 调节K1 ,K2 ,K3 可以修正规则。 什么叫语言相平面? 按误差e(E) 和误差变化△e(△E)语言值和相应的规则,构成语言 相平面E ×△E, 什么叫语言轨迹? 在相平面中,隶属函数为最大的点的连线, 改变K1 ,K2 ,K3 改变相应语言轨迹,就可调节系统的动态行为(品质)。 13 13 ●K1,K2,K3 E E △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9009-2011_工业用甲醛溶液.pdf
- 小升初计算宝典(下篇) .pdf VIP
-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知识点清单-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全册课文原文和翻译(分单元编排).pdf VIP
- 计算机类模拟题.docx VIP
- 连云港市普通住宅物业公共服务内容等级标准.pdf VIP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要点精解.doc VIP
- 三菱电梯LEGY-III (NS3L1) -TS安装调试手册.pdf
- 翼虎用户手册官方完整版.pdf
- 默纳克电梯控制系统故障说明新国标-V1.1 - 20220307.xls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