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知识点.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时间:1368年。 2.地点:应天(后改南京)。 3.人物:明太祖朱元璋。 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调整官制 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2.地方:三司分权。 (二)军事: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三)制定《大明律》 1.增加经济立法。 2.“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加强控制。 3.严惩贪污受贿。 (四)特务统治:设厂卫特务机构 (五)文化专制 1.八股取士。 2.大兴文字狱。 三、明成祖建立统治 (一)“靖难之役” (二)营建北京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起义 一、原因 (一)根本原因——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1.皇帝昏庸腐朽。 2.奸臣把持朝政。 3.宦官专权乱政。 4.土地兼并严重。 (二)直接原因 1.天灾不断。 2.明政府加派三饷。 二、经过 1.陕北起义:王二首义(1627年)揭开序幕。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献先后起义。 2.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3.攻克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正月)。 4.攻占北京:1644年三月。 5.明朝灭亡:崇祯自缢,标志明朝灭亡(1644年三月)。 三、意义 1.给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 2.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一)努尔哈赤(清太祖) 1.统一女真各部。 2.建立八旗制度。 3.建立后金(赫图阿拉,1616年)。 4.攻打明朝。 5.迁都沈阳。 (二)皇太极(清太宗) 1.改女真为满洲。 2.该国号为清(1636年)。 二、统一中国 (一)清军入关:吴三桂降清,清占北京。 (二)剿杀农民起义军 (三)迁都北京(清世祖顺治帝) (四)基本统一:消灭南明小朝廷。 三、强化君主专制 (一)君主权力的逐步加强: 1.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 2.南书房的设立(康熙)。 3.军机处的设立(雍正)——顶峰。 (二)文化专制的金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 1.目的:(1)压制汉人反抗意识。(2)树立清朝统治权威。(3)加清中央专制集权。 2.表现:顺、康、庸、雍、乾思潮的170余年。 3.影响:社会恐怖、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一)明:一条鞭法。 1.目的:缓和阶级矛盾。 2.内容:把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分担。 3.作用:(1)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2)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清: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人头税废除)。 二、明清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棉花种植明代由江淮推向江北。 2.明引进番薯、玉米等新品种,清朝推广。 3.出现一些专业生产经济作物区域。 (二)手工业进步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 3.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4.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提高。 5.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三)资本主义萌芽 1.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 2.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 3.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清代缓慢发展的表现:(1)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2)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5.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1)农民极端贫困。(2)地主商人影响扩大再生产。(3)封建国家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规模。(4)闭关政策。 (四)商业的繁荣 1.市场扩大。 2.出现全国性大商贸市场。 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五)对外贸易状况——闭关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原因:(1)自然经济。(2)维护统治。 3.影响:正:一定的自卫作用。反:严重的阻碍作用。 4.启示:对外开放,搞活经济。 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1.明清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繁荣。 2.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明朝废丞相设三司;清朝建立了完整的地方行政制度。 3.明清时期统治者对民族关系的重视:如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乾隆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凝聚力。 二、蒙古与新疆 (一)明朝 1.明初分裂为鞑靼、瓦剌,接受明朝册封。 2.明后期修长城,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3.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修好,恢复互市。 (二)清朝 1.明末清初,蒙古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 2.噶尔丹叛乱,1757年北康熙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