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渔具渔法学复习
5、围网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诱鱼、送鱼、集鱼)
(1)诱鱼:利用集鱼灯把分散栖息于各水层的鱼类,尽量多地引诱到灯船(或灯艇)周围的这一过程 效果与光诱地点,光诱方式,灯光布局,诱鱼时间有关,
灯光布局:合理呈三角形,水下灯设置水深根据鱼群栖息地而定,若深则灯深,如40-50米,逐渐上提至10-15米左右,诱鱼时间为2-4小时,
(2)送鱼:把网船和副灯船诱集到的鱼群,引送并集中到主灯船周围的过程。
注意事项:
①尽量少动车,防止机声和水花声惊吓鱼群
②送鱼速度应适中,应从鱼的种类及所处水层而定,慢速为宜。
③灯光应以不是鱼群受到突发性的光线刺激为原则(先降低辉度,再关灯)
④开启鱼探仪,监视鱼群移动情况
(3)集鱼:在短时间内使诱集到的鱼群缩小范围,更加密集,并尽量把鱼群诱向表层,以便于围捕这一过程:一般减弱光源。
减弱光强通常使采用减少灯光盏数,降低电压来实现的。
开始集鱼的时间:鱼群不再增加,并处于稳定状态。
把水平分布的水下灯收拢,垂直分布的水下灯逐个提升。
一般情况下,每隔10分钟提升3-5米,如果有温跃层存在,鱼群不能跃过时,则不能盲目换灯,应就此围捕。
集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20-30分钟,红灯最好。
6、尾拖网的操作
(一)放网
放网船慢车前进并确定方向,当船舶有一定的速度后停车,启动绞机,将网囊投入水中,当上下空纲前端至滑道口,制动绞纲机,将空纲前端 入船尾弹钩。带网船从右舷靠拢,传递公用曳纲收绞放网船。右曳纲与空纲接妥后,两船开启弹钩,快车松放曳纲,直至曳纲松放完毕。
(二)拖曳
两行拖曳,两船间距400-600m,拖曳时间根据产量,天气,海况而定,一般2-4小时,拖速2.5-4.0节
(三)起网
两船靠拢,带网船将公用曳纲递给放网船。放网船接过并按妥曳纲后,停车收绞曳纲。当上下空纲交点接近船尾舷板上的开口滑轮时绞纲机暂停收绞,钩住上下空纲交接处将曳纲从开口滑轮移入尾滑道。收空纲,网袖拖到舷侧通道,网身,网囊,依次通过滑道被吊上左舷甲板。渔获通过龙门架起吊,若渔获物多则卡包。
(四)渔获物处理
清洗,分类,分级,装盘,称量,速冻,装箱和冷藏。
7、张网操作
起放网操作
(1)单桩张网:接近平潮流缓时开始起网,先钩起网囊引纲,拉上网囊,解开网囊束纲,倒出渔获物,再扎好网囊后放网;
(2)双桩(锚)张网:倒出渔获物后,把网囊从网口反抽出,并扎好囊底,再放网。
8、钓具中各种饵料的优缺点
真饵
A、按作用及技术分类:
(1)诱集饵
要求:对钓捕对象有诱集力,沉降快,比重小,持久性好,不易使鱼吃饱。
(2)装钩料
要求:符合钓捕对象食性,易装钩,不易脱落,成本低。
B、动物性真饵分类
(1)活饵:效果好,收集困难,不易保存,成本高。
(2)鲜饵:效果较好,但不如活饵,收集保存较容易,使用广泛。
(3)盐干:饵质量硬化,脆弱,易脱钩,保存成本低,时间较长,效果不佳,需在鱼类食物期使用。
(4)盐渍:能保存饵料色泽,硬度适中,如河豚鱼钓。
(5)油渍:能保存饵料的色泽和品质较长时间,效果较好,但成本高,在生产船上使用多有不便。
拟饵钓钩
A、特点:
(1)模拟钓捕对象喜食的水生生物的形体的钓钩。
(2)通常在钓捕凶猛,贪食的鱼类使用,有时与真饵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B、优点:
(1)节约真饵,降低成本。
(2)节省装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免受真饵钓钩的麻烦。
(4)不易脱落,可多次重复使用。
(5)可按鱼类食性做成理想形状,增加钓捕效率。
10、鱼类对饵料的感觉
(1)视觉:通过眼睛感知饵料的存在及形状;
(2)嗅觉:通过嗅觉细胞感知饵料的气味,新鲜度等;
(3)味觉:通过味觉器官(如唇部)等感知饵料的味道是否符合胃口;
(4)触觉:通过触觉,侧线系统等感知饵料的存在和质地;
(5)听觉:通过耳石的听觉器官感知饵料的存在和性质。
11、对网的结构及钢索的作用
网具结构:三大部分:网衣、纲索、属具。
各纲索的作用:
(1)浮沉子纲:分别用来穿结浮子和沉子、沉石,装配在网袖的上、下边缘(实际上是网缘网衣上下边缘),与上、下缘纲结扎在一起组成上、下纲。
(2)上下缘纲:用来穿过网缘网目,与浮沉子纲扎在一起分别组成上下纲。
(3)上下叉纲:作为网袖端的延伸,使袖端维持一定高度,括起的泥浆和水花可对鱼类起到威吓、驱赶作用。
(4)上下引纲:起网时用来牵引网袖网衣。
(5)搭纲:用来把上下引纲结扎地上、下纲上的绳子
(6)曳纲:用来连接叉纲末端到渔船的艉柱之间,有牵引网具、调节水层的作用。
(7)支纲(俗称“张索”):改变支纲长度可以达到调节渔船拖曳方向的目的。
(8)力纲:第一、平时不会受力,主要防止起网或网衣在海底发生挂钩时纵向撕裂;
第二、使腹部网衣具有良好的贴底性。
(9)网囊抽口绳:放网前将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