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谁来保护网络写手 
                          谁来保护网络写手? 
                                   作者:吴过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网络的普及,大批写手在网路上迅速成长起 
来,象滚雪球一样,这支网络写手的队伍越来越大。确实是可喜可贺的现象 
——虽然其间有些芜杂,但大浪淘沙,经过创世纪般的混沌之后,尘埃落定, 
会进入良好的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说,眼下的一团混沌,恰恰代表着网络文学发展初期特 
有的兴盛。相对于传统文学媒体一天天惊呼发行量下降、作家缺乏原动力的 
现象而言,网络文学却象新诞生的生命,既顽强生长又惹人喜爱,这与网络 
写手对写作所执的非功利 (或者说功利色彩不重)态度有关。 
     但是一枚铜币有正反两面,看到明媚阳光的同时,也须看到夜晚的阴 
影。有一个问题:在如今还呈混乱状的网络中,谁来保护网络写手? 
     有个叫施彤宇的网络写手 (网名Tom Shi),发表在 《信息产业报》上 
的一篇文章半年后被 《电脑日报》登载,内容一字未改,甚至连错别字都与 
原文相同,而事先也没给作者任何通知。按理说,《电脑日报》从一开始就 
站在了被告席上,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施彤宇给 《电脑日报》编辑先生 
去信后,那边回话了:“谢谢您对《电脑日报》的长期关注!由于不知您是 
那个国家的名家,所以请您能报来一个中国的汉字名字,这样便于交流沟 
通。”如此调侃,很是好玩,施彤宇回信说,我不是名家,我是施彤宇。 
     那边的下一封回信更有意思:“现在是夏天,加之京城人多车挤,想必 
火气有些大。不过火大伤身,还是清静一些为好。如果要比火气的话,我们 
这些李逵的后人们,恐怕也是挺大的。”偷窃了东西被人发现,反过来要对 
房主拳脚威胁,施彤宇忍无可忍,写了篇 《面对卑鄙》的文章,在对《电脑 
日报》进行一番口诛笔伐后,文章结尾只能以自嘲的口吻说:“希望能有朝 
一日看到卑鄙者的报应——尽管这奢望根本就十分渺茫。” 
     碰上这样的事,真是让人气恼。更让人气恼的是这种事在网路上经常 
发生,有的甚至比这更惨。如果传统媒体登载了网络写手的文章,作为写手, 
不知道也罢,因为他在写作之初根本没想着去混那点儿稿费,问题是网络写 
手万一知道了,而且向那家报社杂志社去封电子信件,往往也是泥牛入海无 
消息。不知是对方的电子信箱有毛病,还是人有毛病,总之毫无半点礼貌可 
言。过去的皇帝看过了折子,还会写上 “览”、“知道了”一类的御批呢。 
     碰上这样的事,网络写手只能满脸苦笑。打官司,为区区几十块钱犯 
得着吗?理解的人会报于同情,不理解的也许会骂一声 “见钱眼开”。再说, 
网络写手也不是王蒙那样的名人,人家几篇文章被网站收录了,一声说打官 
司,好多律师和记者都来捧场,说官司非打不可,保证一打就赢。显然,网 
络写手面对藏身于网络背后的那些个不讲理的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他们 
既没有讲理的资格,也没有讲理的场合,同时还没有讲理的时间。 
     网络写手面对的不公平何止这些!君不见,在眼下大多数网站中,网 
络写手的署名问题远远没能解决好。在网络中,写手目前唯一能保护自己的 
手段,就是 “署名权”了,然而这个问题始终没得到众多网站的高度重视, 
网络写手的署名,在文章目录上往往没有,只能在文章内页中才能见到,有 
的则署名 “佚名”,还有的干脆连 “佚名”二字也没有。对此现象,大多数 
网虫习以为常,甚至有的网络写手也已习以为常,他们心中认为,反正是游 
戏之作,何必认真。说多了,还怕被戴顶 “名利思想作怪”的帽子呢。网络 
写手最基本的一个权利——署名权,就这样被不知不觉给剥夺了。 
     网络写手面对的另一个威胁,来自文坛的一些 “二传手”们。没有网 
络之前,他们可以凭借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弄来天南海北的报刊,施展裁 
剪功夫,做成锦绣文章,然后寄往报社杂志社,换得 “润笔”,虽说不多, 
但日积月累,银子的收获也颇丰盛。 
     有了网络,事情更好办,只要上网,网站里什么样的文章都有,鸡鸭 
肉鱼,请君随意品尝,尽管放心瓢窃就是。何况古人也教导说:“天下文章 
一大抄”,不抄白不抄。 
     “二传手”们还有个便利之处,他们象寄生虫般依附于传统媒体,有的 
是编辑部的常客,有的是编辑先生的小舅子,他们抄剪的 “文章”,总能顺 
利通过,因为传统媒体对网络实在太过陌生。只是苦煞了那些网络写手,他 
们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经过改头换面后,会出现在某个边城的报刊上, 
即使偶尔知道了,看着那些面目全非的文章,也无话可说。网络写手针对某 
篇剽窃文章,完全可以振振有词地说:那支胳膊是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消费设备的数据共享与智能互联考核试卷.docx VIP
- 霸王の大陆金手指代码表.pdf VIP
- 产品说明书翻译.docx
-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第六章 圆.pdf VIP
- ABB 应用说明文档 - E530 PTI伺服驱动器入门指南 应用说明文档(中文).pdf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题库(完整编辑版)及其答案解析.pdf VIP
- GB50166-20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单元重点 Unit 5【速记清单】.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