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溶地你区基础工程中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
岩溶地区基础工程中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
摘要: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在深层土体形成从内到外的由干硬性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共同构成的复合载体,而后在此复合载体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桩。本文通过实例对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处理软弱及溶洞地基的方法,经工程实践检验,该方法是一种处理软弱及溶洞地基的经济、有效、施工方便的方法,能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载体夯扩桩;基础工程;溶洞
中图分类号:TU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ram-compaction pile.meanwhile technology is a new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inly through deep in the soil from inside to outside formed by dry, rigid concrete, laying solid stuffing, soil and soil compaction effect to form a composite carrier, and then on this compound carrier ca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This paper, through examples of ram-compaction pile.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points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karst cave and weak foundati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method is a kind of deal with weak and cave foundation economic,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ram-compaction pile.meanwhile; Basic engineering; cave
1 前言
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它在拟建场地属软弱地基的情况下,采用孔内深层强夯的方法,利用重锤对桩端下土体连续填料夯击,并通过三击贯入度作为收锤标准,在被加固土层中形成从内到外的由干硬性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共同构成的复合载体,而后在此复合载体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桩。
复合载体夯扩桩与其他同直径灌注桩比较,具有突出的优点:1、桩的承载性状好,单桩承载力较高,为相同桩长和桩径的灌注桩承载力的2.5倍以上;2、夯扩体采用碎砖、碎石、块石等价格十分低廉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故其造价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3、在夯扩过程中填充料形成了良好的透水通道,使得夯扩体周围影响范围内土体快速固结,显著提高了土体强度也相应提高了桩的承载力;4、施工机械轻便,机动灵活,且夯扩体施工质量易控制。故复合载体夯扩桩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地基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
2 工程概述
某工程位于湖南娄底市某县某小学,由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建筑面积约为5000㎡。场地地质勘察结果如下:第一层为1m~2m入工填土;第二层为1.5m~2.5m耕植土;第三层为2m~3m砖红色粉质黏土;第四层为2.5m~3.2m黄褐色粉质黏土,其中含有黑色铁质矿物(基础设计时选用此层为持力层);第四层以下为黄色砂土。场地局部在地下4.6m~6.5m范围内有软弱土层及小溶洞,勘察此处时没有岩芯或钻头突然下沉。详细勘察后发现软弱层及溶洞的规模均较小。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详细论证后,决定采用长6m-8m、直径400mm的复合载体夯扩桩对软弱层及溶洞进行处理。
3 施工工艺及要点
3.1 复合载体夯扩桩基本概况本工程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基本情况如下:ZHY3500-22KW桩机,细长锤直径300mm,长3000mm,重4t;填充料采用碎石、黏土砖以及少量建筑垃圾;复合载体由0.5m3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组成。
3.2 沉护筒至设计标高桩机就位后,进行桩机调试,用水平尺进行桩机水平方向的调整,用经纬仪或吊锤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以确保桩机护筒处于垂直状态。护筒入土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护筒下沉速度。
3.3 填料夯击护筒沉至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