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学理论作
书评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 2010年9月 至2011年1月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题 目《劫尘遗珠:敦煌遗书——陇文化丛书》书评
科 目 史学理论与方法
姓 名 刘杰
专 业 历史文献学(敦煌学)
入学年月 2010年9月
简短评语
成绩:
授课教师签字:
《劫尘遗珠:敦煌遗书——陇文化丛书》(黄征 程惠新著 ,1999年07月出版,图书编号:2340264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定价:19.0 ISBN:754230857 3 + 253页)
该书是由黄征教授和程惠新合著的。黄征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敦煌学研究》主编、《唐研究》编委等。主要从事敦煌文献学、语言文学的研究。?
??
该书分为十二个章节来分别叙述的、具体目录如下:一、敦煌文献的发现:(一)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王道士——藏经洞的发现者、廷栋
——自谓遗书书法不如已者、 严择 汪宗翰 黄万春 王家彦——敦煌县的大老爷们、叶昌炽——有卓识而无卓举者(二)土地庙等处文书的发现、别有洞天土地庙塑像、地藏经喇嘛塔藏经、窟前藏经、北区洞窟藏经
二、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闭 废弃说——敦煌宝藏原是古人的一堆垃圾避难说——敦煌宝藏是避难僧人的秘藏
三、敦煌文献的流失 斯坦因——第——个进入藏经洞的西方探险家、蒋孝琬——师爷出身的精明助手、伯希和——接踵而至的法国汉学家、 何彦升 李盛铎 刘廷琛——最卑鄙的盗室者、橘瑞超 吉川小一郎——不甘落后的日本探险家、鄂登堡——悄没声息的俄国探险家
四、敦煌文献的收藏 英国——藏卷最多最广者法国——藏卷最精最广者俄国——藏巷最杂最碎者日本——藏卷最隐最秘昔中国——藏卷最散最乱者其它国家——星罗棋布
五、敦煌语言学文献:玉篇——有详注的原本切韵——流传最久的韵书经籍音义——西代的录音材料正名要录——辨别形义的手册字宝——俗语词小词典俗务要名林——常用词小词典
六、敦煌文学文献 敦煌曲子、王梵志诗、韦庄《秦妇吟》、敦煌僧诗、敦煌杂诗、敦煌文赋、敦煌俗赋、敦煌变文、敦煌愿文、儿郎伟
七、敦煌民俗学文献 驱傩风俗——古代的打鬼运动障车风俗——婚礼中的闹剧下女大风俗——《游仙窟》的源头上梁风俗——源远流长今犹昔
八、敦煌史学文献 张议潮——首任归义军节度使 张淮深——天生神将足英谋 曹议金——睦邻政策保安宁
九、敦煌地理学文献 沙州图经、沙州伊州地志、西州图经、敦煌录、敦煌名族志、莫高窟记、敦煌二十咏、贞元十道录、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西天路竟、大唐西域记、往五台山行记、全国性游记、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
十、敦煌传统四部文献(一)经部:尚书、诗经、论语(二)史部:晋纪、春秋后语、阃外春秋、帝王略论、唐律疏议(三)子部:老子道经、庄子、列子、抱朴子、老子化胡经、孔子家语、刘子新论、原本六韬、本草、兔园策府、太公家教、书仪(四)集部:王绩集、故陈子昂集、高适诗集、白香山诗集、文心雕龙文选、玉台新咏
十一、敦煌宗教文献:敦煌佛教文献、敦煌道教文献、敦煌摩尼教文献、敦煌景教文献、敦煌袄教文献
十二、敦煌文献与中古陇右河西文化(一)陇右河西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二)敦煌文献是中古陇右河西文化的缩影、敦煌石窟文献、敦煌经济文献、敦煌法律文献、敦煌科技文献、敦煌音乐舞蹈文献、敦煌非汉文文献
公元一九零零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当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隶清理第十六窟甬道的积沙时,奇迹便发生了:“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贫道同工人用人锄挖之,欣出闪佛洞壹所……内藏古经万卷。”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西方诸国无数的探宝者纷至沓来,世界显学--敦煌学由此兴来……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敦煌文献的发现这一事件的前因、各个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内容详实、资料丰富。重新再现了当时的历:,国难当头、显示了当时的中央政府的软弱无能、不能顾及几千里之外的敦煌藏经洞。而当时甘肃地方各级政府及官员文物意识淡薄、缺乏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思想和为后人着想的意识形态。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头两里年,当时国家、甘肃省及敦煌各级官僚由于种种原因、(也包括对西方考古探险家缺乏足够的认识)是敦煌文物文献遭劫的主要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