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广西来宾市11月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联合考试 语文.doc
PAGE
2018届广西来宾市11月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联合考试(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书、画异形而同品,“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都应表现出作者的性情、气盾与精神面貌。 作者的人文教养愈深,其个性、艺术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现便愈加深入,,在“诗画本一律”(苏轼语),诗、书、画等不同艺术品种融合、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宋代这一情况更十分突出。北宋著名文人画家文同善画竹,他欣赏竹的“心虚异众草,节劲愈凡木”的节操。他之画竹,实际上是以竹自比,抒发自己的怀抱,用苏轼的话说是“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竹。”苏轼观赏文同的咏竹诗与书画作品后深有感慨地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认为文同与竹有关的诗、书、画作品同为一体,都是作者人格、气质、操守、性情的流露,表现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艺术精神。在《墨君堂记》一文中,苏轼以传统的比德说,对文同墨竹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它对帮助读者认识宋代文人画“意”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竹的生命价值、品德和作者生命的价值、品德等同起来,被赋与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竹的节操、志气无一不体现出作者与宋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
北宋的另一“墨戏”大师也是文人画的名家米芾,“其作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皆可为画;纸不用胶矾,不肯于绢上作。”(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米芾的这些“游戏翰墨”之作并非是一种随意即兴的涂写,而是内心意趣的抒发,他所画的怪石、枯木、寒林无不表现内心的情怀。
“意”是相对于“法”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指人工的因素,人为的约束与规范。在崇尚精神意趣、推重性情的宋代,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人思想感情适意畅神的表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样自然就会对某些传统的矩式或成法有所逾越与突破,“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从而为个人意趣情性的抒发争取到较为充分的空间。
作为一代宗师与天才艺术家的苏轼,在他涉足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成功的实践。关于书法,他宣称:“我书造意本无法……适意无异逍遥游。”关于绘画,他主张“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关于诗文,他主张“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这种“重自然之数”的创作精神,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宋代艺术史、文学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与集大成者,并赢得了后来学者的很高评价。清代文人赵翼论诗,将李白、杜甫、苏轼并列为唐宋诗人三大家,称“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矗天,苏诗如流水之行地”,赞扬苏诗洒脱流走,全以意出,“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著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林纾评苏轼诗文“风趣之妙,悉本天然”,“能在不经意中涉笔成趣”。至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认为他的诗文以“洗尽铅华,独标隽旨”的格调表现出宋诗尚意的文化品格。
(选自章继光《诗画一体的观念与宋人尚意的美学追求》,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同的竹画里,竹的生命价值、品德和他的生命价值、品德等同。文同和宋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全部体现在文同所画的竹画中。
B. 苏轼主张书法、绘画、诗文都应注重“自然之数”的创作精神,这种创作精神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宋代文艺大家。
C. 淸代文人赵翼认为苏轼的诗写得随意,通俗易懂,把苏轼与李白、杜甫并列为唐宋诗人三大家,并指出了三位诗人不同的诗风,
D. 因为林纾高度评价苏轼的诗,所以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人们认为黄庭坚的诗表现出宋诗尚意的文化品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列举文同的画作来论证宋代诗、书、画异形而同品的观点。
B. 文章第二段引用《洞天清禄集》中句子论述文人画大师米芾的创作特点。
C. 文章第三段论述“意”与“法”的不同,而“法”有助意”的抒发。
D. 文章着重论述了宋代文人艺术家更注重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精神意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认为画家文同画竹是意趣所至,文同与竹有关的诗、书、画作品都是文同自己人格、气质、搡守、性情的流露。
B. 米芾作墨戏,看似“游戏翰墨”,其实是内心意趣的抒发,他所画的怪石、枯木、寒林都表现他内心凄清、失意之情。
C. 宋人追求个人思想情感适意畅达,自然会对某些传统的法式进行突破,从而为自己的意趣性情的抒发留足空间。
D. 宋人崇尚意趣的美学追求,推重诗画一体的观念,启示我们研究宋代文人的诗画时,应注意诗画创作互相借鉴、融合的特点。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文同和未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全部体现在文同所画的竹画中”表述绝对化;C项,“写得随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doc
- 2018年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语文.doc
-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图片版).doc
- 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含解析)全WORD.doc
- 2018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图片版.doc
- 2018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doc
-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doc
- 2018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西柳州市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西桂林市、贺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8年广西桂梧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8年广西贺州市桂梧高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西贺州市桂梧高中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三9月月考 语文.doc
- 2018年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12月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8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8年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