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政策法规09886
材料中的数学老师经常使用“什么玩意”、“垃圾”、“蠢猪”等一类语言教训和批评学习成绩不好或调皮捣乱的学生,他有时通过击打、踹学生用品等方式来出气都属于不合法的行为。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教师依法执教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一些教师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较为模糊,打着为学生好的名义,有意或无意中侵犯了学生的权益,甚至会产生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使学生遭受了身心痛苦,使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为此,有必要了解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并加以预防。
1、侵犯学生身体健康权?
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一直强调禁止体罚,但许多因教师体罚导致学生受伤致残的新闻层出不穷。浙江兰溪一老师一巴掌致使学生耳膜穿孔;陕西华阴六年级学生因拿了同学十元钱被班主任当众用锥子在脸上次了个“贼”字;浙江温岭幼师因“一时好玩”,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照片曝出后引起社会广泛舆论;南京初中学生潘某因迟到、回答不出问题等原因多次被周老师罚站、罚跑、孤立、侮辱潘某,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患上了“儿童精神分裂症”……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极易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产生自卑、怯懦心理。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肢体损伤,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都规定了教师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班主任直接责打学生;代行体罚或自罚;罚打扫卫生、罚做体育动作、罚晒太阳、罚冻、罚值日、罚超量做作业等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2、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如果做出污辱学生人格的行为,会造成学生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创伤,使他们的名誉受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的人格侵犯,以为只要不打骂学生就没有侵犯学生的权益。有些老师常常对所谓的问题学生使用“笨蛋、傻瓜、蠢猪、没有出息”等语言,甚至恶言秽语,直接或间接的针对学生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重庆一教师对其学生辱骂:“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导致学生跳楼身亡;河南驻马店小学生因背诵《静夜思》结巴被老师在其脸上写“不会背书”,该生不堪其辱放学后举起菜刀砍向自己的左手。教学中的这些粗暴语言大多是隐而不显,大多数老师没有发觉其对学生的伤害,产生的后果往往让人们痛心,伤害了学生纯洁的心灵,对一些学生一生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都造成不可磨没的影响。
3、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许多老师无视学生的受教育权,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赶出教室,剥夺学生听课的权利;甚至有老师为了班级的优秀率要求或者变相要求有缺点的学生退学;有的地方学校拒收残疾儿童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儿童入学。学校或老师的做法将学生彻底推向对立面,严重侵犯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4、侵犯学生财产权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有的教师利用职责之便,向学生推销或代人推销商品谋取利益,还有的教师当学生考试不及格、有迟到、抽烟等违纪现象时,不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是罚款;有的教师巧立名目乱收费,变相向学生索取财物等。
侵犯学生隐私权
5、侵犯学生隐私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出于各种目的,隐匿、销毁、私拆学生的私人信件。
有的学校过度干预学生私生活,为了更好地管理学会说呢过甚至有的老师纯粹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偷窥欲,强行检查学生的日记,私自拆学生信件、快递等。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不愿意公开,这也理当是学生的隐私,学校和家长都无权干涉。其中绝大部分教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