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原处教师培训研讨会之「人文素养的培育」58.pptVIP

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原处教师培训研讨会之「人文素养的培育」58.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原处教师培训研讨会之「人文素养的培育」58

教育統籌局 課程發展處教師培訓研討會 之 「人文素養的培育」 教師如何提昇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 陳建熊 香港田家炳中學榮譽校長 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校長 2005.4.11;人文素養的培育 觸及到生命、生活、人文教育及通識教育等 最中心的目的 最核心的意義和價值 最終極的目標 最難能可貴的成就【難於達成,卻是最可寶貴】;人文素養含涉下列的討論 人文教育、人文學科 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素養 ( 關懷與情操) ;人文教育 一個模糊的、多義性、帶價值的概念 在不同時代、時期,有多種、不同的表述 這個概念的在不同學科、語境,含義會呈現出差異 它是一沒有公認確定內涵的概念,可以從多角度理解 含:一種內容、涵意豐富,卻多歧異的教育思潮、 一種教育內容 ( 學科類的文、史、哲 ) 一種教育改革的舉措 ( 通識、通才教育、人文素養 ) 一種教育方法的倡用 ( 主體參與、導引經歷、師生互動 ) ;人文主義 —— 古代的涵義 古代社會,中、西方教育 鐫刻著深深的人文倫理印跡 以人為中心;強調身心和人格的和諧發展 以善為導向,追求人性的正面展現與和諧的發展 人格 [ 西方 ]、古典道德 [ 中國 ]的理想(主義) 的追求;人文主義 —— 早期近代的涵義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 以標榜人道以求脫離當時的宗教勢力;人文主義 —— 近代的涵義 歐洲17 世紀科學大發現、啟蒙思潮時期 :;人文主義 —— 現代的涵義 針對 唯科學主義、唯理性、功利主義教育的流弊 Alfred N. Whitehead :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強調科學、理性、物質、功利並不能涵蓋生活的一切 強調以人為人,以人為本的人本精神 提倡人文照觀的,把人當作人來討論 ,並重人際關係的建立 ( 人文主義的第三思潮 The Third Tide – Humanistic Movement ) ; 人文教育的意義 是成 ‘ 人’ 的教育,而非單成 ‘ 材 ’、 ‘ 器 ’ ,考試中心、職業主義的教育 糾正重工科輕理科、重理科輕文科之偏失 魯潔教授:當今的教育從根本上偏離了它本 質的意義,成為了一種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義教育 人文教育注重人文及社會精神價值建設:人格培養、情意完善、情操的陶冶 ;人文教育的內涵;人文教育是以 人 為主題,以 文化建構 (生活形態 )為底蘊,以 生活意義 的追求為指向的 人的生命的體現 、生命的確立、生命的發展 和 生命的完滿完成 的法則和原理;人文精神的涵義;藉人文教育以培育人文素養 人內在的素質與外在的表現,體現出: - 自我在的正面、積極肯定 自我的發展與提升,以求自我的實現 ( Self-actualization fulfillment ) ;Martin Buber 重視人文教育 ,其目的在於使學生認識到 自己的存在,是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包括 真誠、選擇、負責的態度;教育不僅僅是向 學生傳授某種知識和技能態度,而且要關心 著整個人的形成。;;缺乏人文精神與素質的後果 獨尊技術知識、物質、功利教育,輕視情性與精神的人文教育 人 ( 學生 )對生命的自殘,對他人生命、對自然與生命的漠視 人文學科止於純 ’人文知識,日趨‘科學化’、‘知識化’ 教師進行支離破碎的講授與分析,缺失了人文的內涵,成了沒有靈氣和活力的知識,忽略了人間終極價值的意義。 例:一篇有血有肉、感情豐滿的課文,分解為生詞、般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靈魂 ’ 就沒有了:熟背《 背影 》,感受不到淒美的情愫 ; 人文教育的時代作用 以人的生命、人格培養、生活智能與技能為目的的人文教育是超越的 人文教育高於知識教育,而且從根本上制約著知識教育 人文教育也照觀科學教育,賦予科學教育持平而合宜的人生位置、價值和意義使科學教育在意義上具有一種人文教化意蘊的,全面的科學教育 [ 並非 反科學 的 ] 它使人的個人自處、人的精神生活、靈魂世界、人的人際生活不致進一步日益邊緣化;Alfred North Whitehead ( 懷德克 ) 1861 –1947 in The Aims of Education The aim of education , or education itself, is as boundless as the sky and as deep a

文档评论(0)

173****1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