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地形图的判读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地图三要素后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如何把地面上高低起伏之地势,丰富多彩之地貌完美地表现在一张平面的地图中。这也就涉及到本节内容等高线知识。从而具备了较系统的基础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地形,等值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奠定基础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等高线绘法示意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构成和特点。
2、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程,疏密程度,不同形态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山地的不同部位。
3、通过运用课件展示、地形模型、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知道什么叫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并会计算和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态,并会判读坡度的陡缓。
三、学法指导
1.启发引导: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合作探究: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教师操作演示,小组合作操作观察思考,运用综合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3.讲练结合,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四、评价设计
本节评价主要体现在:一是小组合作探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二是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并找到山峰、山脊等。三是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在评价中,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线。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参与表现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 几种地形类型的图片
(导言: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峰峦叠嶂、延绵起伏、挺拔俊美的群山;有气势坦荡的高原;有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微微隆起、俊俏秀美的丘陵;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高原、有平原、有丘陵。地表的高低起伏清晰可见。然而我们使用的地形图,却是平面的。它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二)指导学习,探究创新:
1、学生自读课本P23,结合图1.34和图1.35自学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学案第1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学以致用:
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8844.13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8844.13米”指的是什么高度? (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
2、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
等高线地形图(板书)
什么又是等高线呢?学生自读课本完成学案第2题,什么是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那么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看课件)
课件演示:等高线示意图的制作
通过观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小组合作探讨学案第3题,等高线有哪些基本特征?
在山地,各部位都有各自的名称。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上出示的各部位局部图。
试着在模型上准确指出山地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地不同部位如何区分?
运用地形模型与课本中的图文相结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逐个了解山地各部位的名称及分析各部位等高线的表示形态特点,完成学案第4题。
快速读图之后,到黑板指出部位名称。(
同学们我们不仅掌握了等高线地图的知识而且还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呢?请根据老师的提示小组合作完成。
(三)能力提升
(1)小明的同学要去爬山,在出发前他们得到了一张所爬山的地形图,请为他们选择一条适宜的上山路线。(大屏幕出示图形)
(2)据所给等高线地形图,判断A、B、C、D、E五处的地形(大屏幕出示图形)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畅谈收获。
总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地形图判读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的奥妙还有很多,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来才能为社会、为人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九、板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
3、坡度——疏密:坡陡----线密 坡缓----线疏
4、部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桥梁养护资金保障制度.docx VIP
- 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课件(93页).pptx VIP
- 知道网中国传统绘画赏析(厦门理工学院)章节测验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六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娄山中学六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省级优秀课件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6 Shopping .pptx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西南位育实验中学六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西校六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