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 A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地 ,为什么?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地进行植树造林,为什么? C A、B 想一想 暖 暖 冷 冷 冷 暖 白天近地面吹 谷风 夜晚近地面吹 山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实例分析3: 山谷风 读图技巧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等压面图的绘制及判读技巧 (1)概念及绘制:“高凸低凹” (2)分布规律和特点 ①PC>PD,PB>PA(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读图技巧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等压面图的绘制及判读技巧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分布规律和特点 ②PA>PC,PB>PD(同一地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冷 热 这里的高低压是相对同一个水平面而言 读图技巧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3)应用 ①判断ABCD气压高低(先比较水平方向,再比较垂直方向): ②判断近地面的气温高低 依据:近地面温压相反。例如PB>PA可以推出TB<TA 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白昼或夏季:A陆地,B海洋(湖泊)。 夜晚或冬季:A海洋(湖泊),B陆地。 b.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判断城区与郊区 A城区,B郊区 ③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PB>PA>PC>PD 基础梳理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 (1)概念 (2)判断气压梯度的大小: 例:P32活动(1) ①A地小于B地 ②B处大于A处。 ③C处大于D处。 B A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基础梳理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1010(hPa) 1008 1006 1004 F 风向 理论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基础梳理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490 (hPa) 494 492 496 498 500 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 方向 作用力 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 始终与风向垂直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高空: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基础梳理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hPa) 1008 1010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北半球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 方向 作用力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 始终与风向垂直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近地面: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判断下图中各种力 (hPa) 1008 1010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南半球 ① PAPB ②图A为北半球,图B为南半球。 B A 图B 图A 深化探究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小结:影响风的三种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风速 对风的影响 大小 方向 作用力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斜穿等压线 使风速减小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始终与风向相反 北半球使风右偏,南半球使风左偏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 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 始终与风向垂直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深化探究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4.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即确定南、北半球后,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 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 例:P32活动(2)、优化设计P28例题3 高空——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第三步:定偏转角度。即分清高空或近地面,并用实线表示最终风向。 近地面——最终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定的夹角 读图技巧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图的判读 1.认识气压系统 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 高压脊 低压槽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 高压脊控制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计划.doc VIP
- 清理河道施工合同协议.docx VIP
- 骨科与康复科MDT 团队.docx VIP
- 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BS ISO-IEC 38500-202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overnance of IT for the organization 信息技术ーー组织的信息技术治理.pdf
- 妇产科半年工作总结.pptx
- 杭剧的现状及传承发展对策.docx VIP
- 妇产科火灾演练应急预案和脚本.docx VIP
- TCL 滚筒洗衣机G100V200-HD1使用说明书.pdf
- 川崎机器人培训(厂家内部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