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概论第八章.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概论第八章.doc

1、影响地震灾害的因素: A地震震级;b人口密度;c地震发生时间(白天or夜间);d房屋抗震性能(有无抗震设计);e破坏积累效应(断裂区烈度加大——断层破裂影响);f疲劳效应(多次震动——作用时间影响);g传播-距离效应(近震低矮建筑危害大;远震高层建筑危害大) 2、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3、考点: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4、2012世界末日——错的 5、考点:由于地球下部温度低,多液体,不易发生地震——则越往上地震发生的越多 6、按震源深浅分类 A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 B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波及范围大,但破坏力小) 7、波序: 纵波(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200-1400m/s)——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100-800m/s)——love——瑞利波 PS、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主要由面波造成。 8、按震级的地震分类:微震--- 2级以下;有感地震--- 2-4级;破坏性地震--- 5级以上;强烈地震--- 7级以上;特大地震--- 8级以上 9、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10、基本烈度(偶遇烈度or中震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用Ib表示。(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 11、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用Id表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2、多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表示。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 13、罕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 14、远震:面波影响——高楼受影响 近震:体波影响——低楼受影响(物理学的共振引起的) 15、工程结构破坏现象: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强度不足;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地基失效;非结构构件破坏 16、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大于6级的强震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致以东经105°为界。西部地震广泛分布(分布面积大,但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则地震分布较为零星),东部地震(多在华北及东南沿海一带)相对稀少,震级均未达到8级。 17、震级-频度关系式:lgN=a-bM(N地震频数,M震级,a为地震总次数有关的统计常数,b值代表一个地震区或带内不同大小地震频数的比例关系,是lgN=a-bM曲线图上的斜率,b值愈小震级较高的地震所占的比例愈大。是一个重要参量。) 18、考点:深厚覆盖层上地震动周期长(软土地地基——厚层冲积层上地表震动周期往往比较长) 19、表层沉积能对基岩传来的地震波起选择放大作用,某些周期的地震波在表土层中多次反射的结果,由于叠加而增强,这样就会使表层震动中这类周期的波多而长,这就是该表层土的卓越周期。也就是它的自震周期。 20、盆地地区将灾害放大(因为均为沉积物) A波从左边来,中间先倒(因为左边的屋子接近基岩,反射波反射向下) B波从右边来,左边先倒(因为反射波与地震波叠加,导致左边先倒)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