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解析: ---基于 “(君主)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教学的几点认识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 许云钦 2013.8 一、(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学术概念之解析 ●概念界定问题 ●概念总体把握 问题何在? ★属性界定不明确 ★基本内涵较混乱 ★教学效果受影响 …… (一)概念界定问题 例1: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013年福建省高考总复习纲要》(历史) 例2: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 例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指政治制度,是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 方完全交中央管理和控制,完全执行中央政令。 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实质: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央与 地方的关系。 特点: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掌握 大权。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 职能: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 冲突,组织重大工程。 (二)概念总体把握 ●何谓(君主)专制主义 ●何谓中央集权制 ●何谓(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何谓(君主)专制主义 ☆民主政体的对称 ☆君主独裁统治的政权组织形式 ☆“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 2.何谓中央集权制 ☆地方分权的对称 ☆国家权力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地方政府严格接受中央政府领导与监督的行政体制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3.何谓(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制度。 二、(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基本内容之认识 ●皇帝独裁的实行 ●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文化专制的推行 (一)皇帝独裁的实行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帝,实际统治者与象征性统治者的结合。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专制权力的化身。” ---学者孔飞力 “从秦汉到明清,皇帝的职权,自行政、立法、司法、征伐、官吏任免、赋税征集,以致主持庆典,接见宾客,颁爵授勋,无不毕综”。 王超《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 (二)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 ⊙皇权与相权争夺的核心: --- 行政权、决策权 ①秦汉丞相制 ☆秦汉初设立丞相负责制 ☆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限制丞相决策权☆东汉建立尚书台,剥夺丞相行政权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隋唐三省制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制,三分相权 ☆唐朝设政事堂,形成宰相集体决策负责制 ③宋元一省制 ☆宋代建立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行政、军事和财政 ④明清内阁制与军机处 明清时期废除相制和相职,皇权兼并相权,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明朝内阁制 ●清朝军机处 “雍正乾隆二帝所以能实行极端专制政治,正是因为他们以军机处为枢纽,对汉民族及本民族传统政治中一切有碍君主独裁的机构、制度、甚至相应的政治文化,全面地进行了改造和批判。”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调整总趋势是,中央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使中央集权逐步得到加强。宋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