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牛奶类乳化物干燥过程系统的设计
1.干燥过程系统的总体设计
1.1乳化物干燥器干燥原理
根据系统具体指标要求,可以对每一个具体部分进行分析设计。整个控制系统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两部分。
图2.1是喷雾式乳液干燥流程示意图,通过空气干燥器将浓缩乳液干燥成乳粉,已浓缩的乳液由高位储槽流下,经过滤器去掉凝结快,然后从干燥器顶部喷嘴喷出。干燥空气经热交换器加热、混合后,通过风管进入干燥器与乳液充分接触,使乳液中的水分蒸发成为乳粉。成品乳粉与空气一起送出进行分离。干燥后成品质量要求高,含水量不能波动大。
图1-1 乳化物干燥器干燥原理图
1.2被控参数与控制参数的选择
1.2.1被控参数的选择
根据生产工艺,水分含量与干燥温度密切相关。考虑到一般情况下的测量水分的仪表精度较低,故选用间接参数干燥的温度为被控参数,水分与温度一一对应,将温度控制在一定数值上。
1.2.2控制参数的选择
经过对装置的分析,可知影响干燥器温度的因素有乳液流量 ,旁路空气流量 ,加热蒸汽流量 。其中任意变量都可作为控制参数,均可构成温度控制系统。但并不是每个变量都是最优的选择,为此我根据调节阀1,2,3的位置分别画出了其各自的系统框图,对其进行近一步的分析一边选取最优的方案。
1.对图1-2行分析可知,乳液直接进入干燥器,控制通道的滞后最小,对被控温度的校正作用最灵敏,而且干扰进入系统的位置远离被控量,所以将乳液流量作为控制参数应该是最佳的控制方案 ;但是,由于乳液流量是生产负荷,工艺要求必须稳定,若作为控制参数则很难满足工艺要求。所以,将乳液流量作为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案 应尽可能避免。
2.1-3行分析可知,旁路空气量与热风量混合,经风管进入干燥器,它与图1-1控制方案相比,控制通道存在一定的纯滞后,对干燥温度校正作用的灵敏度虽然差一些,但可通过缩短传输管道的长度而减小纯滞后时间。
3.图1-4示的控制方案分析可知,蒸汽需经过换热器的热交换,才能改变空气温度。由于换热器的时间常数较大,而且该方案的控制通道既存在容量滞后又存在纯滞后,因而对干燥温度校正作用的灵敏度最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择旁路空气量作为控制参数的方案比较适宜。
图1-2 乳液流量为控制参数的系统框
图1-3风量为控制参数的系统框图
图1-4蒸汽量为控制参数的系统框图
2.电路及系统设计
2.1测温元件的选择及A/D采样电路
温度采集采用金属热电阻PT100,PT100是铂热电阻,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Ω,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Ω。它的工业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Ω,它的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它的阻值是成匀速增涨的。电路采用PT100三线桥式式测温电路,优点是将PT100的两侧相等的的导线长度分别加在两侧的桥臂上,使得导线电阻得以消除,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其电路如图3所示。
测温原理:电路采用TL431和电位器RP1调节产生4.096V的参考电源,采用R3、R4、RV2、PT100构成测量电桥,其中R3=R4=2K,RV2为精密电阻,阻值为热电阻100℃时的阻值,即138.51Ω。当温度变化时,热电阻的阻值改变,电桥产生一个毫伏级的压差信号,这个信号经过LM324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后输出期望的信号,该信号经过ADC0809转换成数字量给单片机运算。差动放大电路中R5=R6=1K,R7=R8=100K,输出电压:。
图2-1 测温输入电路
理论上,运放输出的电压为输入压差信号×放大倍数,但实际在电路工作时测量输出电压与输入压差信号并非这样的关系,压差往往比理论值小很多,实际输出信号为:。
A/D转换电路采用ADC0809,ADC0809是一种带有8通道模拟开关的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转换时间为100us左右。8通道模拟开关及通道选择逻辑,该部分的功能是实现8选1操作,本系统采用3通道输入模拟信号,所以A和B接高电平,C接低电平。8位A/D转换器对选送至输入端的信号Vi进行转换,转换结果D存入三态输出锁存缓冲器。它在START上收到一个启动转换命令后开始转换,100us左右后转换结束。转换结束时,EOC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通知CPU读结果。启动后,CPU可查询方式(将转换结束信号接至一条
I/O线上)或中断方式(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引入中断逻辑)了解A/D转换过程是否结束。
ADC0809的量化单位: (2-1)
转换结果: (2-2)
2.2温度显示电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操作系统(慕课版)期末考试卷及评分标准(共5套).docx VIP
- 第十讲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ptx VIP
- 痛风的药物治疗.pptx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pdf VIP
- HX108-2_七管半导体收音机_实习报告.doc VIP
- 新外研版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三developing ideas课件(巴黎圣母院).pptx
- 民谣介绍PPT教程文件.ppt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二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pptx
- 银行信用卡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docx
- 毕业论文:《小车倒立摆系统进行专家控制的Matlab仿真》.doc
文档评论(0)